在规定SPSMS必须二次确认之后,信息产业部整治SP又出重拳
9月26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向各运营商转发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制定的《关于信息服务类用户申诉调查处理的实施细则》规定中指出,消费者举报运营商,SP必须提供充分证明说明自己没有过错,若无法说明,则被判为违规。
这一改革策略意味着用户只要投诉而不需要举证,这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由于所有证据都由SP或运营商掌握,而消费者由于很难举证以维护自身权益的困境,信息产业部《细则》就规定, 用户申诉反映电信业务运营商信息服务业务服务欺诈和乱收费,提供服务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不能提供出上述用户自主订制的证据,应判定为违规订制。应按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双方提供的收费依据核定退费起始日,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按规定和承诺给用户退费。而对于不良SP来说,这次的打击应该比二次确认更为猛烈,而痛打不良SP“落水狗”值得称赞!
其实曾几何时,SP曾被视为一个朝阳产业,可惜从朝阳产业到残花败柳并没有用太长时间。
而仅仅在最近一年,SP厂商就增加了约一倍,歧型繁荣,在截至2004年年底,这个数字仅为9000家左右,而一年时间不到,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18400多家增值服务公司,其中86%在信息服务业,也就是说,全国有1.6万多家俗称SP的企业,包括跨地区经营的1052家。
但是实际上,而随着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6月开展SP专项整治的开展,已经有164家SP走向末路,以后随着整治的开展,SP的日子必会更难过。这是因为SP在运营模式上的坑蒙拐骗的操作模式正在逐步被识破和禁止。
此前SP的歧型繁荣主要就是由于早先的SP工作人员大多从帮助运营商建设“Monternet”等平台起家,这些SP企业在建设运营商建设“Monternet”等平台的时候,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平台系统里留下了“后门”,方便自己“灵活”操作;而同时仓促之间建设的“Monternet”等平台系统的漏洞百出,这给一些不法SP找到了突破口;
但是随着运营商逐步进行“Monternet”系统平台的再次开发以及升级建设,这些漏洞和后门被运营商填补和关闭,这样SP的传统方式正在失效,而其由于产品的内容化同质化严重以及泡沫化颇多,一些新兴的如移动证券、移动支付业务基本上是脱离市场需要,所以在收入青黄不接的时刻,一些SP铤而走险,开始采取使用强制定阅和设置陷阱等不法手段,甚至ChinaMobile副总裁鲁向东透露,有的SP业务有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强制定制,是“抢钱行为”。这种业务只能获得短期的增长、繁荣,不可能长期发展。
因此,随着SPSMS必须二次确认政策的出台,SP产业基本上防止了SP强制用户订阅,一些SP厂商就此出局面,而一家SP总经理悲观感叹道,“我们对数万个用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2次确认后有98%的用户不会再续订,SP(电信增值服务)离全行业关门不远了,最长42天的免费业务体验期加上2次SMS提醒,已经基本上封堵了不良SP强制用户订阅业务的可能性!”
而这次用户只要投诉而不需要举证的策略应该是对SP产业的又一次整肃,SP不仅不能强制用户订阅,而且要为此前的“赚快钱”策略付出代价—据称,此前,包括ChinaMobile、中联通均主动承诺,凡计费出现错误的并经确认的,一律由运营商或SP向用户提供误差部分的双倍返还。
所以说,对于SP市场来说,整合步伐会加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会逐渐显现。而平均毛利率仍在40%左右的SP市场 来说,放弃浮躁作风,加快转型步伐,如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所建议的,“下一步将是SP的全新时代。我认为SP在下一阶段发展过程中戒掉过去膨胀的欲望,彻底打消快速赚钱的幻想,将心态冷静下来放到实实在在的业务、具体高性能技术产品上,同时探索出未来发展的思路,这样才能在下一阶段发展中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