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国际性教育测评体系PISA公布了2018年的测评结果,中国学生这次又勇夺全球第一。
估计大家看到新闻,第一反应和我相似,“全球第一”,so what?和我们个体有啥关系?
本来没放在心上,看到朋友圈里几个教育行业资深人士,都在一遍遍分享相关信息,我忍不住好奇,登录PISA的官网,下载了相关报告特别是中国的报告,仔细研究一番。
下面我从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和由此引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阅读、数学、科学,孩子教育的三座大山
在看数据之前,得先弄清楚什么是PISA。
PISA是国际性的学生评估体系,全称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读音与pizza类似),中文名是“学生能力国际测评”。
它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统筹的、关于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最早开始于2000年,每三年举行一次。
参与设计PISA评比体系的人士都是各个国家的教育专家(不是“砖家”)。因此,这套评比体系的专业性很强,它关注的不是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学校的排名,而是各国的教育成绩排名以及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这项评比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测试(参加评比的学生年龄为15岁),另一个是问卷调查。
PISA的测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为啥单单考察阅读、数学和科学这3项?
负责PISA项目实施的安德烈亚斯·施莱歇认为,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运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够决定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否进行终身学习以及能否适应未来的生活。
查阅了2000年至2018年所有的PISA阅读测试题后发现,在阅读这个环节,PISA考察的能力主要有:
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读信息的能力
思考判断能力
在2018年的阅读素养测试题中,还添加了很多与网络相关的考题,内容是与时俱进的。
在数学测试方面,PISA主要考察的能力是:
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广泛的数学运用能力
其中涉及的题目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2012年的题中就有“U盘空间不够用,如何最优利用里面的空间”这样贴合生活实际的题。
在科学素养方面,PISA主要考察的能力是:
掌握科学概念的能力
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广泛情境的科学素养
掌握科学概念的能力
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广泛情境的科学素养
看到这里,我有些小得意。我竟然和OECD教育专家的观点如此一致。
从小川几个月到现在,一直坚持从未放弃的事情就是阅读,先是亲子共读,慢慢过渡到现在的陪读、独立阅读。
从他很小的时候刻意培养数感,到幼儿园阶段有系统的思维训练,到现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拔高学奥数,数学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科学,就更不应说了。我们创办板牙科考营、科学空间的初心,就是帮助更多的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别妄自菲薄,我们真的很不错
夸完自己夸大家,其实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想法和我一样。不然,不会有中国孩子三项测试的全球第一。
红色圆点代表中国,蓝色圆点是OECD组织的平均值,灰色是其他国家。在科学这一项,中国比第二名高出了将近40分。
三项能力测试全球第一的结果,更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某种肯定。这让我想起,杨振宁先生在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在线直播,说的那句话:“把中学生送去美国,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在他眼中,我们的基础教育很好、很扎实,甚至本科教育都不比美国差,他认为清华的本科生平均比哈佛的本科生好。我们的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差距,主要在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上。
我也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我所接触过的一流大学学生出国读研、读博,绝大多数都在外面发光发亮的,即使一般学校的学生也不乏出类拔萃的。
和他们聊过,一个共识,都很感谢国内9年义务教育、4年本科教育给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特别是数学。
所以,在教育这件事上,别太妄自菲薄,我们真的很不错。
中国孩子“苦”,数据背后的原因才重要
但是,很可惜,这个很不错,可能是局部的。
在这次PISA测试中,咱们国家是唯一一个,由政府官方指定一些地区去参加测试的国家。
被选出的省份\自治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都是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优质的地区。从样本的非随机性来说,我们的第一名很难代表整体。
而且,PISA除了三项基本素养的测试之外,还有问卷调查,问学生、家长、老师一系列的问题。
透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还能看到测试数据的背后,孩子更真实的学习现象。
我看到了这些有意思的数据和现象。
1. 中国女孩还要再加点油
和其他国家一样,我们的男生也更擅长数学和科学,女生更擅长阅读理解。
但在中国,女生相对男生的阅读优势比较小,而数学和科学的劣势比较大(Figure 2所示)。
嗯,看来以后还得在闺女的教育上多费心,发挥优势项目,加强数理化学习。
红色圆点代表中国,蓝色圆点是OECD组织的平均值,灰色是其他国家。
2. 家里有钱的孩子起点高,穷的孩子也有机会
简单一句话,总体上,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比经济条件差的孩子成绩要好。
这不是中国的特例,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PISA的教育专家发现,哪里都是这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孩子,在得分上普遍高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
就拿阅读成绩来说,OECD平均水平上,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比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要高出89分;在中国,这一数字是82分。
好消息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得到阅读高分,OECD的平均比例只有3%,而中国的数值是10%(41%的学生来自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
也就是说,家庭条件,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孩子的起跑线,但依然有孩子可以后来者居上,突破原生家庭的限制。只是父母在教育上需要付出更多,做的更好。
3.中国孩子很苦?
数据刚公布时,这一点被媒体拿来爆炒。说什么中国孩子全球第一,但活的其实很辛苦,幸福感偏低。
我特意仔细看了数据,确实,相比OECD的平均数据,67%的孩子表示对生活很满意(7分以上,满分10分),我们的数据确实低一些,59%的孩子觉得自己比较满意。
红色圆点代表中国,蓝色圆点是OECD组织的平均值,灰色是其他国家。
即使差距并不大,我们确实也应给予关注,了解背后的原因。
但实际上,和孩子的正面态度密切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学校归属感、同学团结、校园霸凌,我们的数据都比平均数更好。
数据显示,我们的孩子生活更“苦”,更多还是两极分化的结果。其实,很开心的孩子更多(98%vs91%),但很不开心的孩子也更多(11%vs6%)。
4.为什么有些孩子很苦?
那些11%的孩子,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很苦?
看看中国孩子在这3个方面的相对落后,也许能明白一些。它们分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失败后,是否担心别人的看法”和“成长性思维”,与OECD的平均值相差较大。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74%的中国学生表示,在遇到困难“经常能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而OECD组织在这方面的平均值是84%。
注意,不是孩子的逆商不够,是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怎么面对,之前没人教过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他们更不知道怎么寻求帮助。这让我想起,过往那些被性侵猥亵,被虐待却默默忍受的孩子。我们没有立场去责备他们逆商太低,而应该心疼他们,为什么没人告诉、教他们,遇到困境时,要跟父母说、要主动寻求帮助(关于自我保护,看这里女儿被朋友诱骗遭人猥亵?!这3个简单动画,能保孩子平安)。
失败时,更在乎别人的看法
78%的中国学生表示,面对失败时,他们会担心其他人的看法,而OECD国家均值是56%,比中国学生整整低了22%。
这种“别人会怎么看我”的想法,会让深处困境的孩子更加难过。相比自己的情绪,他们更在意别人的情绪!
缺少关键的成长性思维
所谓的成长性思维是指,“学生是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更多内容看这里思维模式决定命运,斯坦福教授的这个发现,解释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困境)。
拥有成长性思维的学生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相对地,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当遇到困难时,他们的负面情绪会更严重。
在这个关键、我最看重的因素上,只有56%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成长性思维。这还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学生的数据,如果放宽到全国范围,数据估计更不乐观。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逆水行舟的事情,苦、累、失败,都是很正常。对于孩子,校园就是微缩的小社会,与老师、同学的相处,自然也会有摩擦、甚至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有疑问看这里“妈妈,老师不喜欢我”,我的回答让孩子自信走进学校;“他为什么不跟我玩?”,我们的态度将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当问题、困难是必然的,孩子还能幸福快乐就要靠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强大的个人边界,拥有成长型思维。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学的很苦,各种抱怨没用,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型塑以上这些能力和思维模式。
上了那么多年学,现在再回头看。如果当时有人问上初中或高中的我,学习辛苦吗?开心吗?我肯定会回答,很辛苦,很不开心。
但现在,我觉得,那些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虽然苦,但简单纯粹;也感谢那些年的辛苦,为后来打下了越来越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