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逆天改命,需要多久?
对于滨州姑娘雪雪来说,答案是1年。
1年前,在滨州市儿童福利院生活了4年的唇裂女孩雪雪,被远在美国的保罗、芭芭拉夫妇领养,从此远离故土,开启了全新的异国生活。
这些年,在新闻中,中国残疾孤儿被美国人领养的报道屡见不鲜,近年来各种留美弃婴回国寻亲也充斥报纸版面,但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却并不多。
当时,与雪雪同一天被外籍人士领养的弃婴还有倩倩,去了西班牙。
平心而论,自从2015年1月从邹平台子镇被民警送到福利院后,尚未满月的雪雪在这里,获得了现行条件下非常不错的照顾,嘴唇经过手术后也逐渐痊愈,在福利院妈妈们的照顾下,长成了活蹦乱跳的小姑娘。
不过,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像雪雪一样的弃婴,想要通过领养方式回归正常家庭成长,却非常困难。
而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骂的美国,这些年却一直有很多家庭热衷领养被弃的中国孤儿,从1992年至今,在美获得新生的中国弃婴多达10万人。无一例外,他们都获得了很好的照顾,用逆天改命来形容,毫不为过。
多年来,对于留美弃婴的生存状况,很多人并不知情,得益于如今发达的通信手段,雪雪的在美生活,随时随地都能透过网络被福利院知悉,1年来,已经改名为埃勒·玛丽·里奇曼(Elle·Marie·Richmand)的雪雪,脸上挂着笑容,充满自信。
这些传回福利院的照片,也像解药一样治愈了滨州“妈妈们”挂念,打消了别离的心碎。
像雪雪一样的孩子在美被统称为“中国孤儿”,这个说法首次出现在1992年。那一年,中国规范了海外收养制度,跨国领养合法后,当年随即有206名中国孩子前往美国。
这些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群体,最大共性就是性别和健康程度,88.9%为女孩,患有先天残疾或疾病的则占约80%。在《南方人物周刊》一则报道中曾提到,2014年美国领养的2040名中国孤儿中,95%以上患有重大疾病。
这一群体逐渐被国内民众知悉,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留美弃婴寻亲。去年2月,被美国夫妇收养24年中国女孩乔伊·琼斯费尽周折,通过DN比对成功找到未曾谋面的亲生父母,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女儿对不起,这么小就把你扔掉,真的对不起。”面对生身父母的愧疚,乔伊说,“不,谢谢!我非常感激,这是件好事。”简单的对话,不同人也读出了不同的意味。
2011年,一部美国导演拍摄的名为《Somewhere Between》(中间地带)纪录片,曾聚焦被领养的中国孤儿群体。
“我想,我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是完全的美国人,或是完全的中国人。我想,我一向、也一直都会介于两者之间。”这是第一批留美弃婴詹纳·库克(Jenna Cook)在片中吐露的心声,她也曾积极回国寻亲。不过,2016年,她曾在中国工作却不再执着于当初的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够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团圆,但不敢说这一定会发生。”
其实,国人对于留美弃婴最真实的认知,来自于中国赴美留学摄影师韩萌的《留美美孤儿》,作品专门聚焦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弃婴。韩萌用一年半的时间,走访了美国11个州、20个家庭、35个孩子,深入发掘这些拥有了“美好的玩具和家园”的收养儿童在新环境中的感受,并探讨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
韩萌通过长期拍摄发现,整体来说,很多中国人对美国人收养这些孤儿的举动是心存感激的。正如韩萌所说,即使这些留美弃婴现在拥有美国公民身份,但仍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字统计显示,中国儿童占了2014年美国所有被收养海外儿童的三分之一,也是美国人“海外领养”的首选。至今,很多中国人无法理解,美国人为何热衷收养中国弃婴?
通过参考很多分析资料,笼统来说主要归结为几点,其一,中国妈妈生活方式健康,少有酗酒者;其二,中国弃婴多为女孩;第三,相较于美国复杂的领养手续,中国方面更便捷。最后,在美国的中产阶层中,认为中国孩子极具东方色彩,有着独特华人魅力,领养中国孩子是一种时尚。
不过,这些都无法解释美国人为何领养那么多因健康问题被弃的中国婴儿。对此,更为深层次的因素还是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
因为宗教信仰和移民文化,美国人认为每个孩子都该得到爱,应该有个完整的家。不少美国家庭将收养视为照顾孩子的一种方式,感激能有机会和孩子一起生活成长。
当然,这一点,国人起码在今天依然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