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大制作《猫女侠》票房落败,又受劣评,反映出西方女侠片仍然无法突破男侠垄断。近年虽然多了银幕女侠,但由《占士邦》到《22世纪杀人网络》和《蜘蛛侠》,称霸的都是男侠。而《魔戒》和《哈利波特》都由大男人和小男孩做英雄,《明日之后》和《木马屠城》等卖座片亦不例外。
美国崇尚男性英雄
男强女弱、男刚女柔,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虽然西方古代有「阿玛逊」女战士族传说,现代又涌现女权运动,基本上男女平等了,不过全球仍以男权为主,最强盛的美国还最崇尚男性英雄,这是事实。
不能说荷李活故意重男轻女,其实美国曾经盛行女星电影,赞扬女性美丽、坚毅、有才有智,欧美影坛很早便有女飞贼、女侠、女探和女特务、女杀手。不过,打仗作战(无论忠奸好坏)都肯定是男人的事,过去西方很少大打大斗的动作女星。
注重「阴阳」生克理论的东亚,反而自古流传较多女将、女侠故事,尤其是中国,从花木兰、聂隐娘到穆桂英、樊梨花等,都智勇双全,大打出手,近代武侠小说与电影更多女侠。60年代港片最多古装及时装的女侠,胡金铨武侠片以女侠为主,其它国粤语片亦大拍女神偷、女黑侠、黑玫瑰、女杀手。此后虽然曾被张彻、刘家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阳刚男侠占尽优势,但港片女侠传统也能屡次反弹,并以优美动感令国际惊异。
西方女侠后劲不继
当代西片逐渐多了开枪挥剑、拳打脚踢的女星,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的演进(电视早有《神探俏娇娃》、《神奇女侠》),另一方面显然或多或少受东亚影响(主要是日本片和Hong Kong片,也不可忽视日本游戏机)。《异形》女侠就愈打愈猛,法国《堕落花》是神枪女杀手,《沉默的羔羊》的女探很突出。到了近十年,Hong Kong影响更显著,杨紫琼成为占士邦片中最好打的邦女郎,袁和平使《22世纪杀人网络》的女星表演了「经典」的观音坐莲,新《神探俏娇娃》和《盗墓者罗拉》又大量结合港式武打与计算机特技。还有李安武侠片《卧虎藏龙》在美国卖座,一大吸引力就是杨紫琼、章子怡这两个中国古装女侠的灿烂身手。
不过,西方的女侠热后劲不足,《猫女侠》受挫,可见目前世界电影王国的男性霸权比过去更强。女侠并没有机会翻身,但各地女侠都要发挥更佳的女性智能和妙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