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儿童电影拍了几十年了,林林总总的作品出了一茬又一茬,然而,这始终是一块尴尬的电影沼泽地,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硬着头皮做下去的投资商和一腔热血的导演们,心里都七上八下地悬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上,看不到希望,着不了地。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无论多么好的创意,多么精良的制作,如果没有市场的青睐,曲高寡合,有价无市,投资得不到回报,那就意味着无情的失败。
投资总打水漂儿
儿童电影因其没有商业性,而且题材不为电影发烧友们喜好,大多进不了主流院线,也得不到评论家和观众们的注意。在市场化这条路上,儿童电影是走进了牛角尖,闯进了死胡同,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但是在众多儿童电影全军覆没在市场上的同时,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却是一路高歌,凯旋而归。而且,得益于市场的认同,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丫头魏敏芝也在一夜之间迅速串红了。
但是,整个中国电影界这么多年了也才出了一个张艺谋,别的电影还是在青黄不接的困境中,等待政府的奖励。似乎,儿童电影回收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政府大奖,靠政府的力量推行发广,由此赢回成本。不少人都把宝压在了这个上边。
但毕竟幸运儿只是少数,况且指望这个吃饱吃好也并不现实,而且,一旦投资达到一定规模,仅靠政府也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一些具有战略眼光和先锋意识的制片方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不断跑马圈地,扩展全国乃至海外市场,打赢了市场战,名气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来了。眼下,正在参加金鸡电影节评奖的青年导演方刚亮的《上学路上》,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思路,制片人侯鸿亮说:“角逐金鸡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之后,下一步我们将要把这部影片推向国外,鉴于国外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和呼声,我们的国际市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儿童片拍给谁看
畸形的现状造成了畸形的模式,畸形的模式又造成了出发点的畸形,为了迎合评委们的口味,很多儿童片主题先行变得“成人化”,而作为主要观众的少年儿童的喜好倒变成了次要因素,于是,儿童电影难以避免地走入了一个怪圈:题材是成人认为好的题材,拍摄的角度是成人视角,往往用很煽情的笔法突出主人公的苦难和贫穷,赢得评委的同情和青睐。但是,广大少年儿童却不买帐,这样一来,儿童电影就变得更加地有价无市了,成人不感兴趣,青少年觉得沉重又老土,还不如去网吧打游戏呢。久而久之,儿童片甚至被尖刻的影评人封为专门给评委们拍的电影。
真正的儿童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拥有《小鞋子》等一大批蜚声国际的儿童电影作品、善拍儿童片的伊朗导演给出了最简单的答案:“用最朴素最单纯的电影语言表达最深刻人生”——突出童趣,突出天真,重在表现孩子们的天性,完完全全采用儿童视角,这个理念和特色是近些年伊朗电影在世界上屡获佳绩的法宝。
打破成人化怪圈
值得庆幸的是,在向伊朗电影人取经的过程中,中国儿童影坛的怪圈终于被撕开了一角,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著名编剧赵冬苓编剧、新锐导演方刚亮执导的《上学路上》便领会了伊朗电影的精髓,讲述一个宁夏孩子为了挣学费而做小买卖的简单故事:为了24.8元的学杂费,穷孩子王燕开始了挣钱的艰难旅程:她要和小伙伴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帮人摘枸杞挣钱,摘一斤枸杞可以有两毛钱的报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几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一系列交易。最后王燕终于到了枸杞园,在漫山遍野的红色海洋中采摘自己的希望……
尽管故事发生在宁夏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但贫穷和苦难却并非像想象的那样成为故事主题,贫穷和苦难只是如影随形的背景,真正的重头戏是生活中孩子们的童趣和乐趣,还有孩子们天真而淳朴的天性,这才是影片所力图表现的。影片自始自终都流淌着大西北明亮的阳光,阳光下的孩子们脸上看不到因为贫穷而带来的抱怨和自卑。他们快乐、纯真又狡佶的笑脸,欢快、跳跃有矫健的步子,真实地再现了苦难和贫穷中的儿童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永远是快乐的。
业内人士指出,有这样清新、自然、童趣的儿童电影的出现,如果能够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话,相信中国儿童电影应该会有光明的前途。而《上学路上》在今年金鸡奖评选中呼声甚高的事实,又无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儿童片的崛起和即将到来的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