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灾难史之环航800空难
1996年7月17日,纽约肯尼迪机场,一架编号为N93119的波音747客机腾空而起,它原计划飞往法国戴高乐机场,然而起飞不久后,这架飞机便在长岛上空爆炸,机上230人全部遇难。
空难发生后,有人报告目击到在附近演习的美军军舰向天空发射了导弹,难道是误伤?政府立刻启动了调查程序。最终,调查人员发现,事故原因竟是空调加热了油箱,致使燃油爆炸,而空调之所以会加热油箱,源于一件无人认领的行李……
800航班刚起飞就爆炸
出事的波音747-131客机,于1971年7月交付环球航空公司,至事发前累计飞行9.3万小时,当时飞机共搭载212名乘客和18名机组成员。
800号航班的机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团体,机长是58岁的拉夫·克沃尔基安,副驾驶是57岁的史蒂芬·斯奈德,还有63岁的飞行工程师理查德·坎贝尔辅助。
1996年7月17日,800号航班原计划于19时起飞,就在飞机即将关闭舱门时,地勤发现行李舱混进一件无主行李,此事立刻引起了机场高度警觉,美国航空业对“行李爆炸物”十分忌惮,马上组织专人进行现场检测。
安全检查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乘客们早就登机了,都在机舱里坐着,7月份的天气闷热,人们受不了舱内的高温,叫嚷开空调。机组人员也很难受,于是就开启了空调。
20时19分,无主行李确认安全,只是虚惊一场。800号航班接到放行指令,很快起飞升空,12分钟后,也就是20时31分,飞机机翼油箱突然发生爆炸,驾驶舱直接被炸飞。客机舱体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滑翔,30秒后坠入大西洋。
发生空难后,美国救援部门火速赶往现场,他们采用了遥控潜水器、扫描声纳等仪器进行搜救,不过还是没有找到生还者。
空难使美国舆论哗然,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宣布,由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工作,三个部门“三堂会审”,可见美国人确实动了怒气。
两个小组,两个结论
三个调查组兵分三路,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独立展开调查。他们接到了死命令,必须火速查明原因,因为当时还有很多747-131型客机在役,如果不尽快找出隐患,很有可能再次出现800航班的事故,这是美国航空业承担不起的重大危机。
鉴于各种目击传闻,FBI一马当先展开了刑事调查,他们首先询问了看到导弹的目击者,后者声称看到了导弹击中客机的场面。一周后,“黑匣子”被打捞出水,解析出的数据显示驾驶舱没有警报声或其他异常,整个录音只在最后时刻出现了一声巨响,也就是说,事故是突然发生的。FBI认为“导弹击落”说有一定嫌疑。
与此同时,运安委的调查员也发现了蛛丝马迹:机体残骸上有明显的只在高温情况下出现的褶皱,这一发现表示客机油箱的某个部位发生了爆炸。不跟运安委商量,FBI抢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他们从飞机残骸中发现了爆炸物,这和运安委的调查相悖,两个调查小组,拿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而且他们对彼此的调查都不信服,如果想要说服对方,只能找出最令人信服的证据了。
真相大白
运安委的调查员决定用最笨的办法破案,他们要用残骸重建客机。将100万片飞机残骸拼凑起来,听上去就不可思议。不过,作为主管运输安全的部门,客机空难调查怎么能让FBI来结案?运安委押上了自己的声誉,一定要找到答案,既然认定是油箱出现了问题,那么运安委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
燃油那么容易烧着吗?
爆炸的冲击能破坏油箱吗?
什么东西点燃了油箱?
通常情况下,航空煤油保持液态且不可燃,但是如果经过加热就会气化,在混合了油箱中的氧气后,就会极具可燃性。航空煤油需要达到36℃才能被点燃,波音公司辩解说机翼油箱绝对不会达到这个温度,而且事发当天,肯尼迪机场的最高温度只有30.5℃。
调查员研究了飞机图之后发现,飞机的空调恰巧就在中央油箱下方,空调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难道空调是事故的原因?
运安委的调查员决定模拟800航班的情况,他们借用了一架747-100型客机,让飞机在原地开启空调,测试结果显示:空调组件的温度高达177℃,而油箱内的温度也被加热到了52℃,显而易见,空调确实会对油箱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空调确实会加热飞机的油箱,从而造成燃油在油箱内爆炸。那么如果燃油内爆,能不能破坏油箱从而造成机体爆炸?
波音公司的设计,可以确保油箱承受1.76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调查员用747飞机油箱的等比例模型进行试验,他们加注了800号航班使用的燃油,并加热到同样的温度。结果,点燃的油气混合物瞬间爆炸,产生了3.51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几乎超过了波音公司设计标准的一倍,爆炸的冲击力足以让油箱爆炸,并造成了机体解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时,飞机的驾驶舱直接被炸飞了。
事故根本原因已经查明,就差一个导火索了。调查人员找到一段油箱附近裸露的电线,他们相信正是电线出现老化,绝缘外皮破裂,当电流通过电线时产生短路,一个小火花点燃了油箱。
运安委终于拼凑出了空难的整个过程:由于要检查无主行李,飞机在地面上开启空调的时间太久,导致靠近空调组件的油箱被加热,飞上天后,阴差阳错之下,一段短路的电线点燃了油箱,造成了最终的灾难。
一场空难毁灭一个航空公司
2000年8月23日,就在运安委发布了事故调查报告后,环球航空公司进入了破产程序。
环球航空创始于1925年,原名为跨大陆及西部航空,二战后期,环球航空曾一度和泛美航空不分伯仲,但由于经营不善,后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800号航班空难发生前,环球航空本想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扭转颓势,但空难直接让这家老牌公司信誉扫地。
空难发生后,环球航空为了显示诚意,退役了一大批747、727等老旧机型,并采购了一些新飞机,但他们最终还是失去了百姓的青睐,2001年,环球航空破产,被并入美国航空。
一次空难,不仅夺去了200多条人命,还毁灭了一家老牌航空公司,这足以说明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撰文:头条号 @厕读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