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IT精英探讨Web2.0成功模式
网友【老编】 2006-12-04 15:33:51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导语:10月27日下午,盛大在北京庆祝旗下起点中文网日最高浏览量突破1亿,并邀请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等围绕web 2.0展开了高峰对话,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盛大网络总裁 唐骏

主讲嘉宾:博客网董事长 方兴东

IT经理世界出版人兼总编 刘湘明

Managing Director of Bain Capital 黄晶生

拷问嘉宾:经济观察报社社长 何力

中国企业家总编 牛文文

新浪网副总编 侯小强

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副总裁 朱璘

易观国际研究业务部总经理、首席分析师 周屹

计世咨询互联网首席分析师 程天宇

唐骏: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单词就是Web2.0,讲到Web2.0的时候,总会讲Web1.0,但是我没有任何一个场合听到有人讲Web0.0。什么是Web0.0?其实Web0.0是做平台的事,也恰恰是我以前那个年代做的事。当年我在Microsoft的时候,我们在跟Netscape做浏览器的争夺战,那个争夺战比的是技术,谁的技术领先,谁就站住了Web0.0的时代。Web0.0是靠技术,Web1.0是靠商业模式,像ebay也好,像盛大也好,这些纯粹是靠商业模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我们回到今天的话题。Web2.0是靠什么?既不是靠技术,也不是靠商业模式,靠的是内容,变成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以起点作为典型代表的Web2.0时代。

当讲到Web2.0首先会讲到什么?是博客。当人们想到博客的时候,我想中国所有做博客一定会知道这个人,他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人”。其实我还跟他有一点点渊源,没有唐骏就没有方兴东,也就没有博客。下面请我们的博客第一人,或者说中国Web2.0的第一人给我们讲讲2.0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方兴东:2.0是什么?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做的研究报告,大概比较正式的定义有30%多,将近40%多。刚才唐骏总结的非常好,我觉得2.0在中国,包括在国外,有了博客以后2.0才真正变成一个主流。2.0的精神包括在生活上,在互联网中都有,2.0逐渐主流化,是从2005年开始到2006年。2.0和1.0最根本的区别,我觉得2.0是以个人的内容,这个内容还不是网站的编辑提供多少内容,而是怎么样通过网民的动员,网民生产出来的内容就是2.0的概念。

目前2.0在主流媒体上主要是一个贬义词。我觉得中国人对2.0,在90年代后期也好,包括2000年后面也好,大家对2.0要么期望太好,另外却又估价太低,好像达不到高要求就变成一个不行的东西。但实际上2.0在中国来说起码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因为2.0最核心是以个人门户、网民参与为特点的互联网,他们的活动变成互联网主要价值所在。这样他对网民的要求非常非常高,他要网民参与起来,要网民创造。大家知道在美国,网民的比例是70%、80%,一半的网民网龄已经在五年以上,Web2.0的应用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种现象为什么在中国不可能发生,中国的比例只有10%,这10%网民中绝大多数是初级的。我觉得长远来说,2.0肯定会取代1.0领导性的定位。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在2006年发生,但是2007年、2008年肯定会发生改变,这是我对2.0的一些看法。所以我觉得做2.0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着急。

博客中国之前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去年我们认为很快可以成长,因为在去年七月份之前我们基本上每三个月翻一番,就是你系统再怎么差,运营再怎么差都没法阻止增长,所以当时头脑一发热,跟着一个曲线一画我们两年之后超过新浪,但是一发热,一着急增长放缓。但是我觉得做2.0只要从容不迫,瞄准一个起点,一点点执著的做。我对起点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和中国名气比较大的2.0网站比,包括博客中国,它始终保持健康的增长状况,起点的流量跟美国的2.0的网站也不一样。在中国做一个网站保持一个连续增长的状态,连续增长三年他一定会在这里面做到第一,所以在2.0的时候只要不着急,这个天下肯定是2.0,这是我对2.0的一个判断。

唐骏:刚才方总描述了一下Web2.0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希望大家用发展的观点看Web2.0。很多人看Web2.0确实是很多的流量,但是它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方兴东:我觉得现在中国商业互联网最成功的就是盛大,就是1.0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网络的领域里,流量跟收入之间,在2.0时代,从美国的模式来看都是先做流量再做收入。MySpace当时我们在2004年跟他建立很紧密的接触,在2004年底他们预测2005年收入是500万美元,但是我在去年的七月份跟他们总裁见面的时候,他当时六月份一个月的收入达到300万美元,他一年的收入大概2000万美元。大家知道今年MySpace的收入肯定突破2个亿,明年收入肯定会增长100%以上,肯定在4、5个亿的规模,所以他流量到一定的程度,他的商业模式就会建立起来。而且现在MySpace的广告只是打在每个用户的个人资料,还没有真正的开发全面的模式。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2.0的网站,能把流量做到持续的高速增长,这已经是超人,同时把收入做到高速增长,这是超超人,比较难。所以我觉得如果做2.0,先把流量能够快速的,持续稳健增长起来。目前商业模式还很难看出来。

唐骏:你在非常好的告诫吴文辉(起点中文网总经理)。吴文辉,前辈们告诉你先不要考虑太多的赚钱,最重要先把流量做起来,现在你的流量已经突破一个亿,很多著名的网站流量差不多在三到四个亿的流量,你确实了不起。但是不能停步,如果按照方总说每个月翻上去,还是有很大的商业机会在里面。

刚才牛总讲到新的传媒对传统媒体有一定的冲击,又高兴,又不高兴,我也能看得出你的笑容刚才还是隐含着一点点不满的情绪在里面。这里面我们也请到我们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人之一,就是我们的刘总。刘总,现在Web2.0充满互动,而且是主动的互动,确实深受网民喜爱,从传统媒体来讲,怎么看待Web2.0?或者你教一下我们,你们是怎么做传统媒体的,希望新媒体跟着你们学,能学什么东西?

刘湘明:今天是一个Web2.0的会议,后来盛大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到这个会场来,我就知道肯定是拿我做一个反面的典型放在这里面。因为上一次我跟方兴东,还有陈天桥陈总在北海喝茶聊了一下午的天,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的辩论,陈总就说索性把这个辩论放到今天这里。

我三月份的写过一篇文章,意思就是说我们Web2.0存在很大的泡沫倾向。这个文章引起很多的争论,很多人批判我们,包括前一段何力他们把我、张朝阳、丁磊拿出来批判,认为我们是既得利益者,批判我们要被历史的潮流碾碎。牛文文他们很多的想法我也想到了,他说他买了一本书,发现是网络文学,其实我从昨天晚上看了看,我曾经买过一本小说叫《英雄志》,这个小说就是从起点开始推的。我今天查了几个数据也很有意思,起点写作量最多一小说是600多万字,点击数最多大概是1500万左右。我在想,前一段时间我跟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做过很好的交流,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博客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先一段时间大家看徐静蕾的博客很快过了5000万,5000万对传统媒体概念是什么?我们一年发行20几期,大概是20几万,我们要做到5000万大概需要20几年的时间。反过来说,要是我们的媒体做了20几年能挣多少钱呢?徐静蕾博客上没有挣很多钱,印成书也不是卖的很好,但是今天参加起点给我一个启发,起点是第一家盈利的Web2.0的网站,对我触动一直很大。我一直在思考,我一直对Web2.0不是很看好,包括我们发生很多的争论都是集中在Web2.0,就是Web2.0的模式能不能作为单独的商业模式存在,它是不是依附一些商业平台,像起点在盛大的平台给他很多的帮助。包括前一段时间YouTube被Google收购,很多人认为这个模式是成功的,但是我认为这个模式已经把视频网站的上线封死了,16亿美金是不是这个网站本身的价值?所以这个事情非常的复杂,刚才方兴东也谈到,现在谁也看不清楚这个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可能有一个突破点大家突然发现一个非常好的模式,然后能够赚钱。

所以我想Web2.0可能也需要非常非常曲折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传统媒体也在想,包括很多人疑问我说,你这个家伙说Web2.0没戏,说你写不写博客?我说写啊,我说我们的网站给我任务,需要增加流量,跟方兴东的模式差不多。

唐骏:刚才刘总公然挑战Web2.0的时代,别看你流量大,你流量大也没有我们IT经理世界赚钱。

我们在讲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有一股势力在推动他,要是没有这股势力中国互联网达不到这样的程度,特别是早期的互联网Web1.0的时候,像新浪、Sohu.com、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发展有一股很明显的势力,包括Web2.0我们也希望有一股势力推动,这就是我们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个资本很难度过一个初期的积累阶段。因为原始的资本积累已经变得非常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这里也请到了,应该说中国投资界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投资盛大,投资盛大的第一人就坐在我们的中间,黄总当时在SoftBank的时候投入了盛大,使得盛大成为一个最著名的互联网企业,我想SoftBank从中也成为投资中国的经典案例,我们现在也希望从黄总这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或者你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特别是Web2.0的企业,你有什么样的希望和寄托在里面?

黄晶生:我觉得这个话题自然的讲到Web2.0赚钱的模式。在媒体界经常有一句话叫“内容为王”。但实际上在中国很多做媒体的人都知道,内容虽然为王,但是这个国王还是个乞丐。我觉得Web2.0作为一个应用的突起,不见得以Web2.0作为他们主业务的公司能够成功,这是两码事。很多有Web2.0元素的公司,由于他想商业上的成功,他必须要借助于能够有成功的商业模式,运作这种成功商业模式的平台,才能够成功。但是你要知道搞流量和搞收入可能不是一个手段,也不是一种能力,所以同一波人不见得既把流量搞收入,又搞收入。如果我觉得起点他能够聚集这么几万人的作者,还有几百万人的读者,还有人付费读这个小说,这是他的能力。但是你说找一些增值服务,去收点击的费用,这可能是借助在盛大的平台上,比他自己做要好得多。所以出去你要是有Web2.0,比如说像方总,方总博客中国要是能够早一点卖给门户网站,他在商业上就是一个成功,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要搞混,就是一个应用的成功并不代表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比如说像我们投资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想到投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如果卖给了Yahoo!,挣了16亿美金,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你何必非得要把我自己的流量变成收入我才算成功。在商业上挣着钱就是挣着钱,没挣着钱就没挣着钱。所以Web2.0是一个崭新的,但是商业模式还是比较陈旧的。比如说广告,比如说会员收费,比如说点击率的增值服务,所以应该虚心的向已经有商业运作的公司投降,而且投降是伟大的。

唐骏:我们看到三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出来的观点我自己都惊讶,一个是鼓吹流量为王,第二个是我看到钱为王,第三个是卖掉为王,我们请下面的专家给我们点评一下。

何力:其实大家在讨论Web2.0话题的时候,应该说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思考分析,我们不讲技术了,因为我也不懂技术。最近看了赛车总动员,里面有一个保时捷沙丽,他很感慨,他说原来66号公路通过温泉公路,有了高速公路人们该不走温泉公路,以前走温泉公路是为了看风景,但是现在上高速公路是为了赶时间。其实我们看今天所谓的全球化,所谓的信息技术所带来一个扁平化的社会,就有点像美国的洲际公路给温泉镇带来的变化是一样的。我觉得一个社会我们由整体到碎片,我觉得信息技术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他聚集的方式和成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举个例子,我们今天起点网刚才讲有六到七万个作者,我们一个传统的媒体,比如说人民文学,他花了十年,二十年的努力他有多少个作者?几百个,几千个,那么人民文学能不能有六万个作者?理论上决定可以。投入500亿人民币,全世界找,把人民文学弄个六万作者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那么人民文学要卖多少块钱一本呢?可能会卖5000块钱一本。其实信息技术的发展,真的使零散这样一种消费的信息也好,用户的需求也好,他们的聚合形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昨天晚上我们讨论所谓的沃尔玛,说沃尔玛是零售企业吗?说不是,说沃尔玛是信息公司,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沃尔玛没有那么强大的信息平台,他不可能精准的知道每个主户的需求,不可能拿到那么低的供货商。如果说没有信息平台沃尔玛可不可以呢?可以啊,可以每天拿一个小本问你今天买什么,但是这样他做不到,因为他雇不起那么多人。

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也蛮简单的,我理解Web2.0就是区域中心化,区域精英化,或者是真正的民主、互动、参与,就是内容大家分享。但是它面临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显然人人都成为中心,但是人人都成为中心就很难平衡。过去可能刘湘明这样的人统治天下,纸媒单向传播,发号施令,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平衡,但是新的平衡点在哪儿我不知道。

唐骏:非常好,谢谢,果然站的高度跟我们不一样,牛总你再提升一下高度。

牛文文:我非常赞同黄总的想法,他刚才说内容为王,可是那个王是一个乞丐,在圣经里王就是一个乞丐。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只能完成最灿烂的一个梦想,如果有第二个梦想可能会到Second Life上完成。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可能只会做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对于能够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有价值?就需要分工,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能卖掉就是成功。今天不光是网络公司里面,其他的领域也是一样。张五常好早以前有一句话,他翻我们的杂志说你这个不行,我说哪篇文章不行?他说你这里面没有广告。大家都觉得画商是铜臭味不好,但有了画商才会有价值的创造者。今天除了互联网之外,有很多公司在出售,我刚写了一个文章说为什么要卖掉企业?在网络里某一家很著名的公司,卖给全球很著名的公司,我觉得在商业世界里,对价值的认可只有分工才能做到。可惜中国的分工还不是很完整,所以老有乞丐般的国王。我不知道Web2.0是不是一个国王的时代,我原先以为是一个互动,因为大家人人都可以做中心,人人都可以作为发表意见的原点,这样的话这个王是谁?这个王很难表现清楚。我的意思就是说,在2.0的时代里一样还是有这个问题,就是分工。我现在一直想,像我们这样的传统媒体1.0,老何现在到了2.5,像这样的传统媒体来讲,在中国社会怎么会跟一个2.0的世界来结合。为什么老有人认为自己是精英,老有人老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一些飘飘渺渺的观点,认为他有价值,但是得不到承认。我希望像黄总这样的人在互联网上多一些,在传统世界里也多一些。

黄晶生:我觉得刘总编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可能会做好几件事,如果都像达芬奇一样什么事都会做,是好。刚才我说所谓把公司卖出去,这实际上有很多的道理。比如说一个公司如果要有很强大的销售渠道,这个公司即使他开发新产品没有那么强,但是他可以购买一个有新产品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新产品自己是卖不出去的,那么我就可以和我的销售渠道结合,立马这个产品就会变成非常有名,经济效益非常好。所以在我评估这个公司要花多少钱买的时候,在Google买YouTube的时候,他说我花16亿美金,这并不是说明YouTune怎么样,而是这里面有很大的协同效益。

你说什么是Web2.0真正盈利的公司?咱们说起点,当然我们单独结算来讲他可能是盈利的。但是我相信像新浪的博客,流量他们大,新浪本身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卖网络广告的体系,所以对他来讲,流量上去以后把它变成网络广告的钱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只不过人家没有单独给你结算,所以你现在说他是不是流量变成钱了,也许大家还不知道。但是我相信,由他把流量变成钱,比一个单独成立的公司,即使是你得到的风险投资,你重新建立这套系统,重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那时间要快得多,所以我比较提倡如果你做应用的公司,你就像刘总那样意识到自己,我就做这件事就行了,我做其他的事不行,我写奇幻小说行,我就写的比别人好,如果你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很多做应用的创业者都会变得非常成功。但是可惜的是,大部分在新生事物发生的时候,方总就有切身的体会,当时的流量一个月一翻,那时候头脑一热,觉得我什么都可以来做。你说像我们投资商我们真正在乎流量吗?我们把流量真正变成钱我们才感兴趣。

我觉得Web2.0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应用。大家把它综合起来叫这个名称,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这个会,于是有了很多风险投资商追求这个风尚。原来什么挣钱?做计算机上面的硬盘,于是在硅谷就有300多家投在硬盘的公司,互联网,一个Yahoo!出来就好几百个,好几千个,所以这个风尚造成我们把Web2.0这个词拿出来说事,所以我们这个也是有责任的,如果对这个词汇有更多的期待,也是我们大家一起,包括媒体,你们媒体可以说事,可以写文章,褒它也好,贬它也好,我觉得社会的作为也起到了。最终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我怎么样才能成功,要透过时尚,不能把它就当做时尚来看。Web2.0很多元素原来在BBS都有,互动很多都有咱们的民主化。很早有人说互联网的出现就是一种民主化的运用,什么是最大的用户产生的内容,电子邮件,这一点都不新,全世界的流量来讲,电子邮件才是大量用户产生的。比如说SMS,这也是用户产生的,大家怎么不把SMS叫成是Web2.0呢?就是因为它不太是时髦,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是前些年的事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包括媒体要看透了这个事情,要研究哪个成功,哪个不成功,这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非常同意,但是不要那么把它标新立异。

方兴东:我觉得1.0也好,2.0也好,包括传统媒体也好,在不同层面上(合作)还是可以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最近美国来看,到今年11月份为止,美国投入2.0的风险投资超过过去五年2.0的投资,我相信2.0独立上市的公司还是会出现的。而且目前来说基本上1.0的公司购买2.0公司以后,他基本上都是保留独立的品牌,独立的运作,而没有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所以还是要把传统媒体,1.0、2.0可以做成一个独立,互补性的运作当然好,但是还是要比较独立的。

唐骏:我们听一下易观周总,你从分析师谈一下Web1.0和Web2.0。

周屹:我觉得今天唯一一点有疑问的地方,咱们今天说的Web2.0,其实在我看来刚才何力在聊,其实2.0到1.0中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之前经常会说2.0强调点对点之间的平等性,不管你在上面输出内容还是接受内容是平等的。我们从起点来看,我们真正作为六万名作者当中对被大家所关注,大家流量最多的,其实他的身份更多是内容的输出者一方,我们500万VIP读者是接入方。我们比纯粹的2.0相对要1.0的多,我们是2.0,我们2006是最做的最好的。当然恭喜起点,在目前我们抓住了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原创作者的群体,我觉得这个群体不管在中国一个什么样的内容为主的产业里面都是很核心的资产,比如说我们还会有音乐方面,有动漫方面的,这些方面是起点最核心的,向未来去走这些是起点一直要保持发扬光大的。

在涉及到问题的话,我有一个问题想跟台上的嘉宾做一个沟通。实际上在我们看到由互联网带来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它其实会释放人们很多创作的意愿跟力量,包括博客也是,包括无线音乐也是。但是我相信这种被释放出来的力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慢慢会走向一个饱和,或者一个平台期,在你们看来在起点或者盛大这个平台会是在什么时候到来?这种创作的力量相对来讲释放的比较充分。

唐骏:因为在我看来,目前整个起点也好,像Web2.0也好,这样新型网站的出现我还是觉得它未来生长期还是有不断有互联网用户的加入。因为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到现在还只有1.3亿,我相信美国普及率是70%,中国达不到70%,我们20%的话这个数字是另外一个数字。确实我们今天的起点已经达到一个亿的流量,而且这个流量我们觉得还是属于高质量的流量。因为说实在的,不是随便的流量叫流量,所以它跟我们传统的网站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像我们这样,某些网站看了过几天我会换另外的新闻,但是起点有一点的黏性,就是我一天不上起点我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口碑效应的带动会带动起点网站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个人代表吴文辉解释一下。

我们传统媒体计世程总谈一下,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谈了Web2.0的时代,请发表一下您的观点。

程天宇:起点中文网在没有Web2.0的时候,就已经在做Web2.0的事情,那也是由网友产生的,然后由网友消费的。现在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在我们传统里,文学它的变化比较缓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是那么激烈的,所以说在文学的媒体来讲,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可能也是最晚的。从现在起点网达到这个规模以后,我想传统纯文学的媒体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正因为它变化的慢,起点中文网我觉得还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路来走,不是像新闻在门户的作用下,新闻媒体感到了压力,专业媒体是在专业网站的压力下,但是现在文学像我们传统《人民文学》、《当代》这些杂志,他们的销量还比较稳定,但是长期以来这种杂志本身的广告就是非常少的,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其实你看《当代》来看它的发行量不小,但是它上面没有什么广告。唯一在传统杂志里,偏向消费者可能就是《读者》广告比较好一些。我觉得起点有一亿的PV量,应该更好的挖掘新的广告模式,或者说盈利方式可能是最重要的。

唐骏:非常感谢。朱总从您的角度谈一谈。

朱璘:我觉得本身起点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我很同意刚才黄总的一个言论,我们投资的话,当然每一个公司会有一个侧重点,我们投在数字媒体更多一点。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刚才黄总也提到,Web2.0很多时候是被媒体炒起来的,我觉得是数字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只是一个名词的更替而已。做公司的本质是为了盈利,不然的话你会面临一轮一轮的公司,在公司业务的平衡上是大的问题。刚才黄总谈到同样一批人做销售,可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小公司从零走到一定的规模,我觉得是一条很长的路,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定位定清楚,比如说你继续做你很明确你自己可以烧钱,可以烧很多。当然谈到很多美国Web2.0,其实美国的Web2.0已经是盈利的,至于说他并购更多时候是股东的意思,而不是管理团队。所以我觉得对于起点也好,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Web2.0公司也好,做公司无论你是做个新闻媒体的公司,或者互联网的公司,甚至你做专业的公司,从我做专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盈利和公司以后两三年出路情况是你必须要考虑的,这是基于你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的考虑。我觉得基于叫什么,或者怎么样定义这个模式不是太重要,投资是需要包装,但是包装对投资者具有误导性,我觉得本质还是要很脚踏实地看到自己的强势和弱势。

唐骏:非常感谢大家精辟的讨论,今天我们从起点这么一个Web2.0简单的案例来共同探讨Web2.0成功的模式,未来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作为盛大我们是一家追求创新的企业,我们希望在不同的领域不断的创新,这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今天嘉宾的对话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学到了怎样把你的公司从一个初级阶段,变成可以让业内同仁认可、让投资者青睐的企业,我们再一次感谢大家对我们Web2.0新起点,起点中文网的关注和支持,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盛大的支持和厚爱。我们今天这么一个庆祝仪式,以及我们高峰论坛就到这里结束,再一些感谢大家!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15:33:51  回复

回复/评论:IT精英探讨Web2.0成功模式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226.186.202, 2024-11-07 01:44:09

Processed in 0.5441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