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凯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范希平昨天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上透露,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个人信用征信试点以来,上海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运作模式较为成熟的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在促进消费信贷、降低经营风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也已初步显现。
600万人信用数据可查
上海的个人联合征信系统究竟有多大规模?范希平给出了一连串详实的数据。他说,由上海资信公司建立和运营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采集了银行信贷、社会保障、公积金、人口户籍、民政、移动通信、水电煤、民事经济合同判决等信用信息以及保险、证券等特殊行业从业者的职业信用共9大类267项个人信用信息。
目前,该系统已覆盖了600万人的信用数据,日均出具信用报告达6500份,并可通过专网、互联网、现场查询网点等多渠道服务体系,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和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风险评分、客户账户后续管理以及中间变量等多层次的信用产品,商业银行等各类用户对个人信用的平均查得率达到87%。
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
范希平表示,上海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初见成效,是因为在重点领域对使用信用产品作出了严格的制度规定,比如《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就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商业银行在提供消费信贷时必须查询征信机构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
同时,为了加快培育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上海政府部门带头使用信用产品,目前已在政府采购、政府扶持资金审批、建设项目招投标、享受优惠政策等多个兼管和服务环节参考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报告产品。在政府的倡导下,一些企业也在各类合同示范文本或标准文本中嵌入了使用信用产品的相关条款。
手机欠费额历史性下降
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建立,对上海人的守信意识正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显著的变化是———欠费不交的人少了。上海移动通信公司以前一直对欠费用户发送律师函,但收效甚微,后来增发了有关“欠费影响个人信用”的提示函,结果立竿见影,用户的历史欠费额从2001年7月份的1000多万元下降到目前的300万元左右;另据了解,上海保险营销员的个人执业信用信息自2004年7月纳入征信系统后,保险营销员侵占、挪用保费的事件从上半年的11起下降为下半年的2起。
征信总人数将增至900万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市企业征信机构经营收入达到1.6亿元人民币,正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业态。范希平透露,今后5年,上海将积极引进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以及相关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力争本地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总人数达到900万人,企业信用征信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30%,培育3~4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信用征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