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绝望的黑人,用枪威胁医生。
想要把自己的心脏挖出来。
它来自电影《迫在眉梢》。
治病难,买药贵。
这几乎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约翰·Q有个幸福的家庭,贤惠妻子和活泼儿子。
但一天身体强壮的儿子,却突然倒在了球场上。
他们就近来到一家当地最好的私立医院,
然而,父母迫切想知道孩子状况,等来的却是先填一堆表格
因为,医院需要先确定你有没有钱付医疗费。
在美国有个“无解”的难题,廉价的公立医院你看得起病,却治不好。
但有实力治好病的私立医院,根本就不在公共医保范围内。
所以,约翰和妻子坐在私立医院高管对面的神情——
就像在听判决书。
主治医生告诉他 :
这是普通9岁男孩的心脏,这是你儿子的,比正常大了三倍。
必须手术更换心脏,否则根本活不成,而他们是全美国做这个手术最好的医院。
但费用高达25万美金,还必须现金支付。
21世纪初的美国经济不振,制造业都在转移工厂,搬去了墨西哥。
约翰的工厂把他们全都降为临时工,这样工资更低。
他曾尝试换份工作,但400人同时竞聘一个岗位,HR说你是个好人,十动然拒。
以约翰现有薪资,给儿子看病,不吃不喝也要存上14年。
而医院这群人之所以态度冷漠,也是因为院长提前看过约翰填写的表格。
知道他根本付不起治疗费。
看,医者仁心成了冰冷的交易评估。
他们建议吃药保守治疗,不过这等同放任孩子去死。
这部2002年上映的《迫在眉梢》,由黑人影星丹泽尔·华盛顿主演。
黑人,底层,医疗制度。
放到今天美国,都是最正确的题材。
在中国,影片同样获得了豆瓣8.5的高分支持。
《迫在眉梢》对美国医疗及保险制度进行了尖锐质疑和强烈谴责,比如约翰的工作单位偷偷给他们替换更便宜的保险,根本无法覆盖风险。
对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批判,比如这位解决人质危机时,一心想着讨市长欢心和竖立自己英雄形象的警察局长。
同时影片还浓缩进很多普通美国人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拉丁移民。
黑人小哥。
白人中产。
大致是个美国社会的人口缩影。
然而,这部针砭时弊的电影——
当年却在舆论场上,“收获”了美国影评人的集体抵制。
权威网站烂番茄给出了烂片标签——23%的新鲜度。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影片“以暴制暴”。
前面说到约翰没有钱给儿子治病,不治又一定会死。
所以被逼无奈的约翰决定劫持医院,让医生给儿子治病。
但暴力,同样是全体人类所不能接受的,即便它占据了一个道德制高点。
“这部电影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告诉民众,解决个人问题,暴力是最直接的方法。”
虽然影片目的并非宣扬暴力,客观上却多少有着面对绝境选择暴力的暗示,这并不值得鼓励。
因为现实生活中比约翰还惨的,大有人在。
不过,在影评人吐槽背后,恰恰也是《迫在眉梢》抛出的最犀利的问题——
这些面对绝境的人,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影片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父子亲情来给故事收尾。
约翰最后决定把自己的心脏——给儿子,一命换一命。
尽管在影评人眼里过于滥情和俗套。
但对现实而言,这也是最有力的发声和最无奈的选择。
可能是最后这抹父子温情,让家观念更深厚的中国观众给出了一个高分。
有人说它是美国版的《我不是药神》。
但要我说,《药神》除了对现实的观察和解剖外,比《迫在》还多了一点积极和乐观,没有这么歇斯底里。
或许两部电影最大的相似之处——
就是结尾处主人公都受到了法律制裁。
出处:头条号 @红猪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