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家庭出学霸?大数据研究后有发现!
网友【生哪儿】 2021-06-05 09:25:06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4

日子过得真快,2021年马上就要过半了。

每年的6月,都是万千家长和学子的“命运之月”,苦读18年后,终于要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大考。

还记得每年高考后,网上都会涌现出很多关于“状元”的帖子,并且全部直指家庭教育,想要总结出一套“学霸养成”的万用公式。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虽然不知道内容是否真的受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业确实影响深远。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找到权威的研究数据,从中学习一二,不仅对教育孩子大有益处,还可以缓解一些不必要的焦虑。

毕竟,当代父母的焦虑感,一点不比孩子少。

所以,今天我就提前应个景,跟大家分享一些“学霸养成”的家庭秘诀。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美国教育部的权威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部就主持了一项研究,名为“儿童早期纵向研究”。

他们从全美的1000多所学校中,抽调了2万多名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孩子,研究家庭因素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最终,研究人员找出了8种与成绩相关的家庭因素,以及8种看似相关、实则毫无影响的家庭因素。

经济学者史蒂芬·列维特在他的《魔鬼经济学》中,详细介绍了这16种因素。

与学业表现(分数)强关联的因素如下:

· 父母学历高

·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母亲生育第一胎时,年龄为30岁或30岁+

· 出生体重低

· 父母在家说英语

· 是否被收养

· 父母参加家校联谊会

· 家中藏书多

· 与学业表现(分数)无关的因素如下:

· 家庭完整

· 搬入条件好的小区

· 妈妈从孩子出生后,一直不工作

· 参加过启智计划

·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 经常被打

· 经常看电视

·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不得不说,结论中有很多大部分父母认为是共识的因素,但也有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因素。

比如,“家里藏书多”对成绩有正面作用,而“每天听父母读书”对孩子的成绩毫无影响。

再比如,“搬入条件好的小区”对孩子的成绩没什么影响。

当然,结论中也有一些因素是美国所特有的,比如他们的“启智计划”。

虽然这项研究的机构足够权威,样本也足够多,但我还是对其中的一些结论存疑。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选择一些主要的因素,来看看它们到底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事实真的如此吗?

Q: 父母学历高,孩子学业成绩更好?

A:是的!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者Sandra Tang,对1998-2007年间上幼儿园的14000名儿童进行了纵向研究。

结果发现:

与同龄人相比,青少年妈妈(18岁或18岁以下生儿育女的女性)养育的孩子,读大学的概率,远远低于同龄人。拥有高学历的妈妈,更容易养育出同等学历的孩子。

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教授 Eric Dubow也认为:

孩子8岁时父母所达到的教育水平,可以预测40年后孩子教育和事业的成功概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个结论,放在中国也同样适用。

澎湃新闻在2018年,对高考学霸们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高考学霸的父母,绝大部分都是高知。

拥有本科学历的父母占比43%,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父母,占比接近17%。

如果我们把两者加在一起,可以看出,有60%的学霸父母,拥有高学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Q:家庭完整,对孩子学业成绩没影响?

A:不一定!

美国教育部的研究发现,家庭是否完整(即是否由双亲照顾),对孩子学业没有影响。

但很多专门针对“家庭结构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些研究发现:生活在完整的已婚家庭的孩子(父母结婚,并非同居关系),在学业上的表现明显更优秀。

生活在完整已婚原生家庭的高中生,英语和数学平均绩点(2.9),高于来自继父母家庭、单亲家庭、父母是同居关系家庭的孩子。↓↓↓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同时,生活在完整的双亲家庭的孩子,获得大学学历的占比是36%,也是所有家庭结构中最高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换句话说,父母婚姻状况良好、家庭完整,孩子不仅英语和数学学习成绩更优秀,也更容易顺利完成大学。

当然,婚姻状况好,不仅仅是指父母不离婚,更重要的是夫妻关系融洽。

伊利诺伊州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高冲突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幸福感往往很低。

高冲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甚至比父母是否离异更严重。

非冲突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生活的幸福感比冲突性双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还要高。

所以,想要孩子成绩好,父母首先要彼此相爱、关系融洽!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Q: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孩子学业成绩更好?

A:是的!

《驱动力》作者Daniel Pink曾说,在缺乏综合有效的干预前,家庭的社会地位,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和表现的重要原因。

这是因为,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

这种期望,在孩子日后的学业表现中,起了关键作用。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Neal Halfon和同事,从2001年出生的6600名儿童的调查数据中发现:父母的期望,会对孩子日后的成就产生巨大影响。

Neal Halfon教授认为,如果父母对孩子上大学这件事有明确的规划,那么,孩子会一直朝着大学这个目标努力。

一项实验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

成绩差的孩子中,父母期望他们上大学的比例只占57%;成绩好的孩子中,父母期望他们上大学的比例高达96%。

这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革马利温效应十分相似,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Q:父母收入高,孩子学业成绩更好?

A:是的!

斯坦福大学的学者Sean Reardon回顾了过去50年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孩子的考试成绩。

他发现: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学业差距。

高收入孩子在识字、数感等方面,都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成绩要高很多。这个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拉大,但同样也没有缩小。

也就是说,高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从小就注定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中国的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研究人员通过对甘肃省家庭和儿童的纵向调查,发现父母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小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家庭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儿童的教育水平,尤其在农村家庭中,收入的影响非常显著。

所以,好的物质基础,确实可以为孩子提供更有利的保障,比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教育机会。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Q:妈妈在孩子出生后不工作,对孩子学业成绩没影响?

A:是的!

美国教育部的研究发现,从孩子出生到幼儿园阶段,妈妈辞职在家,对孩子日后的学业成绩,没有什么影响。

这个观点,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不谋而合。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

妈妈们走出家门去工作,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妈妈是职场女性时,孩子的学历往往更高,更容易担任管理职位,赚钱也更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并没有必要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

反而,我们出去工作,反倒对孩子是一个榜样作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不过,这不代表全职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妈妈们,没有功劳。

因为很多研究也同样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成绩好坏。

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家长参与教育,如与孩子讨论学校事务、检查家庭作业,以及参与学校活动,都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

一项针对智利16所公立小学二、三年级498名家长的研究发现:

父母参与教育的程度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参与程度高的父母,孩子的学业成绩也高,父母参与度低,孩子的成绩也不乐观。

这么看,想要孩子学习好,妈妈既要出门工作,同时也要和爸爸一起,多参与孩子日常的学习辅导。

果然,当妈的就一个字:难!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Q:几乎每天听父母读书,对孩子学业成绩没影响?

A:不一定!

美国教育部的研究认为,家里藏书的多少,与孩子的成绩成正相关。

也就是说,家里书多,孩子成绩好;书少则成绩差。跟父母给孩子是否每天读书,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这个结论,我觉得过于片面。因为他们得出这个结论,依据的是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发书计划。

更发人深省重要的是,一项关于孩子词汇的研究。之前我也和大家讨论过:贫富的差距不仅仅是一套学区房,更是家庭说话的方式。

人类学家Betty Hart 和 Todd R. Risley曾做过一个研究。

他们花了2年半的时间跟踪42个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记录爸妈和孩子间的亲子对话。

被调查的孩子都是1-2岁、正在咿呀学语的萌娃。

Betty 和 Todd发现,到孩子3岁的时候,42个孩子词汇量间的区别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仅仅1个小时,贫富两极的家庭,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就相差了近4倍:

· 温饱家庭的孩子,每小时能够从爸妈那里听到616个词

· 工薪阶层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词汇总量为1251个

· 中产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词汇量高达2153个

以此类推……

一个星期下来,中产家庭的孩子可以听到21.5万个词,而温饱家庭的孩子只有6.2万。

一年下来,中产家庭可以教给孩子1120万个词,温饱家庭却只有320万。

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扩大。

等到孩子4岁的时候,中产家庭的孩子总共听到了4500万词,而温饱家庭,只有1300万。

3000万词汇量的巨大鸿沟,就这样日积月累、悄无声息产生了。

这个鸿沟,不仅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更决定了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

在孩子们10岁时,Betty和Todd又对这些家庭进行了回访。

3岁时能说会道、词汇量大的孩子,小学的成绩也更好,尤其是在听、说、读三方面。

所以,父母词汇丰富,孩子的词汇也会更丰富,成绩也会更好。而父母给孩子读书,是一个很好的、用来丰富孩子词汇的方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亲子阅读一定要是双向的,尤其是在孩子可以说话之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一项研究发现:

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对话的方式,对孩子大脑发育和语言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亲子对话数量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尤其对负责语言组织和处理的布洛卡区域有积极的影响。

所以,跟孩子一起读书,最重要的是你来我往的双向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入。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川妈说说】

每次写类似的文章,总会有不少留言反对,举出来的大多是自己或身边人的反例。

其实,在包括前几天的文章《皮克斯最新短片: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大多父母迈不过的坎》里,我都提过正确理解大样本研究结论的重要性。

再科学、覆盖样本再多的的科学研究,也有它的“片面性”。它们往往都从它们所选取的角度,探究某个(某些)因素与孩子成长的线性关系。比如,上文提到的父母学历、家庭收入、家庭藏书和孩子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结论和观点都没错,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怀抱线性关系的观点养育孩子,简单地认为,父母学历高、收入高,孩子学习成绩就会好。

我们养育的是孩子,不是机械,不是说优化某个技术参数,他的“性能”就会提高的。

孩子的外表、智商、性格、气质、情商、数感等等内在要素,和父母学历、家庭收入等等外在要素相互补充又相互排斥地融合在一起。

单一研究只截取其中的局部,忽略了孩子作为“人”这个整体的复杂内在机理(不是故意的,而是没办法)。

于是,在现在世界,虽然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成功人士的共性,但同时又惊讶那些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雷同的,都是千姿百态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用了解和学习教育理论和研究发现以求更好地养育孩子?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虽然不能为我们定制化孩子专属的养育方案,但至少在单个养育问题上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一个可能(不是必然)把孩子养的更好的方向。

虽然有了这套指引在手,我们不能避开养娃路上的问题和障碍,但至少会更有底气和方法去面对和应对。而不是两眼一抹黑,跌跌撞撞、甚至误入歧途。

这可能就是做父母的宿命吧。勇往无前,不问东西。尽百分之一万的努力,期待百分之一的可能。

孩子成为学霸固然欢喜,没有也欣然接受。

因为成为学霸,并不是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它只是加速器;倾其所有,我们想成就的,唯有健康、善良、快乐的人生。

对了,有个好消息,提前透露一下。偷偷准备很久的【读库专场】,明天终于要揭开盖头了,到底有多大惊喜,明天来看就知道啦~

参考资料:
《魔鬼经济学》
https://www.educationnext.org/how-family-">出处:头条号 @mom看世界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看你们讨论去哪儿、移哪儿、留哪儿…… 咱这从源头来~生哪儿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4   2021-06-05 09:25:06  回复

回复/评论:哪种家庭出学霸?大数据研究后有发现!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118.226.117, 2024-11-07 21:09:52

Processed in 0.55572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