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权利范围极大。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在阻止恐怖分子、恐怖武器、管制物品和大量禁止入境的物品入境方面一直高度戒备。
边境保护局官员不仅有权在入境点行使权利,还可以在美国边境100英里内采取行动。
只要边境保护局官员认为某人有嫌疑,就会进行搜查。比如说,国家公园的游客会被随时叫住要求出示身份证明,有人在开车时也可能被叫停接受检查。
边境保护局在询问和复制数据方面权限很大。
边境保护局持有检查电脑、磁盘、驱动、磁带、手机和其它通信设备、相机、音乐和其它媒体播放器和其它任何电子或数码设备的权利。也就是说,基本上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搜查。
如果是持绿卡、签证或免签证入境美国,严格讲,不必交出密码或加密密钥。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边境保护局很可能拒绝你入境。幸运的话,航空公司会让你改签返程机票。而且如果被拒,再想入境美国就没那么容易了。
个人电子设备上的数据都会被查
你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与移动存储介质中的文件资料、微信聊天内容、网页浏览记录等将被检查。
也就是说,美国海关人员有权利索要您的指纹和密码。如果拒绝配合,可能涉嫌妨碍执法,导致设备被扣,严重的甚至遣返等。
对于入境人员的检查通常分为首次检查和二次检查(彻底检查)。首次检查,即常规的机场安检,入境人员必须通过该安全检查,包括出示登机牌和身份证件,个人物品,电子设备等,以及由X光机屏蔽的随身行李,并穿过金属探测器。
二次检查则更为严密,通常被选做二次检查的人多为:
· 因文件或入境表格信息不清晰,需要验证声明或文档;
· 需要详细回答一些有关入境人员本人的问题或需要检查随身物品;
· 需要确定入境人员或物品的入境资格;
· 有需要缴纳关税或税款的情况;
· 或正在接受随机检查;
· 出入境时申报携带超过一定金额美元
· 有特殊物品申报要求
因此,在出行美国之前,一定考虑好需要带什么东西,尽量少带非必需品。建议去美国出行的人尤其注意。要注意随身携带的金额数量、申报物品种类、填写的文档是否清楚。某些重要企业会为即将赴美的员工发放“干净”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以应对这些情况。
设备防护 注意加密
如果携带设备,一定确保做好全盘加密设置以及加强密码保护,而且要擦除指纹识别文件,禁用任何指纹读取器,因为依照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美国政府不能强制你说出自己的密码,但指纹属于物理证据范畴,他们会迫使你在手持设备上按下指纹解锁。
对于已经加密的设备,也不完全就是安全的,一些设备在休眠模式下,不会对存储的内容完全加密,因此,入境之前一定要确保加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手机及社交账号保护,清空聊天记录
对于手机,建议出入境前清空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聊天记录。
案例回放:抽查社交聊天记录被遣返
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在微信聊天中,向朋友透露“我不喜欢这个学校,只是临时挂一下身份”,该聊天记录在入境美国时被海关查出。美国海关认为这名女生来美动机与其持有的学生签证不符,于是立即将她遣返。
不要小看入境时的这类简单检查,取证工具只要访问了你的账号(一次),就能把你的生活挖个遍。无论是iCloud上几年前的iPhone备份,Facebook或Skype消息历史,API连接到取证工具的那一刻,边境机构会知道你的所有数据。
电子设备中的盗版材料可能带来大麻烦
千万不要携带盗版内容入境美国。边境保护局一旦在电子设备中发现涉嫌盗版的资料,你可能得花很长时间,亲自到相关执法办公室说明情况。
躲开麻烦最好这样:
· 携带没有任何数据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安检和移民检查站后再登陆账号;
· 最好使用加密的长密码和密码短语,以防之后被要求接受检查;
· 如果你担心携带的手机或硬盘太“干净”反而显得可疑,那就安装一些无伤大雅的应用程序,随便放几个文件在里面;
· 确保退出个人账号;
· 登录专门旅行期间用的微信、QQ、微博、Instagram、Twitter和Gmail账号,以防发生相关机构迫使你解锁设备这种最坏的情况。
终极宝典 从容淡定
如果边境保护局与你面谈,态度要礼貌,说话要连贯,大方得体。不要高喊“是拘留我吗?”那么面谈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被拘留的可能性也更大,旅行计划当然泡汤。
面谈时,你所说的任何话都会被记录在案,所以最好不要对边境保护局官员撒谎,不然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最后,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下“信源豆豆”,它是一款可阅后即焚、加密、防数据泄露、保护个人隐私的工具,我之前用的就是这款工具和国内的家人线上沟通,特别适合应对出入境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出处:头条号 @安全情报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