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出现了一股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顶级科学家,从美国返回中国。而且很多都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比如说伊守亮,45岁,现在是四川大学海纳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绿色低碳分离技术与CCUS创新团队负责人。
这一波归国潮,并不是零零星星几名科学家回来,从去年年末到现在,已经曝光的,就有大约20名顶级科学家从美国归来,有不少都是年轻人,且大部分都是数学、物理方面的顶尖专家。
这说明两个问题,美国的科研环境越来越糟糕,而中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川普总统
川普主动赶人
实际上,美国现在的人才流失,不只是华裔科学家在外逃,一些美国本土的人才也因为不满川普的政策而出逃,不过这些西方人一般会选择去加拿大或者欧洲。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川普在主动赶人,他上任之后,已经采取了很多反科学的操作。
比如说这些天死磕哈佛大学,已经叫停了20多亿美元的经费,这势必会导致很多科研项目难以推进,研究人员就会跑掉。
还有就是川普的极端移民政策,这个政策本身就是一个排外政策,对亚裔,尤其是华裔很不友好。毕竟川普在第一个任期就干过一些针对华裔的事情,现在川普回来了,依然本性不改,那么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中国科研人员
中国的吸引力
当然,他们选择回国,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现在不比美国差,不管是技术实力,还是科研水平。
试想,如果中国依然落后美国很多,他们就算离开美国,可能也不会选择回国。
正是因为中国能够提供高端的研发环境、匹配的工作岗位和足够的科研投入,让这些顶级人才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的布局已不再是追赶者,而是引领者之一。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政策稳定性和对科研人员的尊重,让人能够安心做事,而不用像在美国那样提心吊胆,搞不好命都没了。
所以这次归国潮,并不是逆向流动,而是一场全球科研人才对发展方向的投票。
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人才很关键
中美竞争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旋律了,并将一直持续下去,在21世纪的竞争,与冷战时期的竞争已经完全不同了,技术和人才变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谁掌握了顶级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技术制高点。
说到底,AI、量子计算、芯片、生物医药这些高端领域的竞争,本质就是人脑的竞争。
而人才的回归,可不只是一个科学家回国了那么简单,是有放大效应的,比如说,一个顶级科学家归国,往往会带动一个课题组、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交叉学科的兴起。
以伊守亮为例,他不仅是绿色低碳分离领域的权威,还手握12项专利,回国之后,他带来的不只是人,还有成熟的技术路径、国际合作网络和人才梯队。
人才回来了,项目活了,创新也就真正开始了。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轮,中国正在赢得未来。
出处:头条号 @军情作家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