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计算机科学界的40年共识遭遇了一名本科大学生🤦
网友【好样的】 2025-04-21 03:37:39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2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是电影剧本的真实故事。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一个本科生,偶然翻到了一篇论文,随手琢磨着“玩一玩”,结果就顺手推翻了计算机科学界坚持了40年的核心理论。没错,你没有听错,不是博士生,不是某个顶尖实验室的教授,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凭借一时的好奇心,撼动了整个学术界的根基。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它确实发生了。

故事的主角叫安德鲁·克拉皮文(Andrew Krapivin),那年他还只是罗格斯大学的一名本科生。他无意中读到了一篇题为《Tiny Pointers》的论文,最初没怎么在意,毕竟这只是成千上万篇学术论文中的一篇。可两年后,他出于好奇,重新翻开了那篇论文,“就当是消遣吧”,他后来回忆道。

然后,历史的齿轮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转动了。

【01】

那篇论文谈的是指针优化——一种在计算机内存中指向数据位置的技术。说白了,就是让数据存储和查找更高效,节省空间。克拉皮文在阅读过程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能让这些指针更小一点,节省的内存会不会更多?”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但要做到这一点,他需要重新思考指针指向的数据该如何组织。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接触到了计算机科学中最经典的数据结构之一:哈希表(Hash Table)。

哈希表的概念很简单,它就像一间有无数抽屉的档案柜,每个抽屉有自己的编号(哈希值)。你想存或取某个文件,只需要知道它的编号,直接打开对应的抽屉即可。它的高效性让它成为计算机世界的“瑞士军刀”,从数据库到操作系统,甚至你手机里的APP,背后几乎都离不开它。

但克拉皮文并没有止步于使用哈希表,而是开始思考:“我能不能让它更快?”

【02】

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哈希表设计,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快地查找和插入数据。最初,他以为这只是一个有趣的小改进,直到他把这个想法分享给他的导师,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马丁·法拉赫-科尔顿(Martín Farach-Colton)。

科尔顿一开始并不相信。毕竟,哈希表是计算机科学界研究最透彻的数据结构之一,无数顶尖学者钻研了几十年,能有什么“突破”早就被挖掘干净了。他甚至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年轻学生的小聪明。

但出于严谨,他还是找来了自己的老搭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威廉·库兹毛尔(William Kuszmaul)帮忙验证。没想到,库兹毛尔看完后,反应却完全相反:

“你不仅仅设计了一个新的哈希表,你实际上推翻了计算机科学界40年来一直坚信的一个核心猜想!”

【03】

被推翻的,是计算机科学界一个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姚氏猜想(Yao’s Conjecture)

这个猜想的提出者,是鼎鼎大名的姚期智教授,图灵奖得主,计算复杂性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85年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哈希表的查询和插入操作无法突破某个效率极限。这个极限简单来说就是:当哈希表越来越满,找到一个空位的时间复杂度,至少是和数据填满程度成正比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当你的哈希表填满了99%时,平均可能需要尝试100个位置才能找到一个空位;

当填满99.9%时,你可能需要尝试1000个位置。

这听起来非常合理,几乎符合直觉。毕竟,当停车场只剩下几个空位,你肯定得多绕几圈才能找到空车位,对吧?

问题是,克拉皮文做到了违背直觉的事情。

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哈希表结构,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查询和插入数据的复杂度竟然不是线性的,而是和 (log x)² 成正比。

简单来说:

当填满99%时,你不需要找100次;

当填满99.9%时,你甚至不需要找1000次;

你只需要少得多的尝试,几乎是“轻松找到”。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提升可以是指数级的。而且,他们证明了这个结果不仅仅是“更快”,而是理论上的最优解——没有任何算法能比这更快了。

【04】

如果你以为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你低估了这个团队的“魔法操作”。

除了推翻姚氏猜想之外,克拉皮文和他的导师们在同一篇论文中,顺手又解决了另一个计算机科学界的难题——平均查询时间的极限。

姚期智教授在1985年的论文中,还提到了另一个结论:对于一种叫“贪心型哈希表”的结构,平均查询时间的下限是 log x。

意思是,哪怕你优化到极致,平均查询数据的速度也不可能比 log x 更快。这个结论同样被学界视为“铁律”,没人怀疑它的正确性。

结果,克拉皮文团队表示:“不对啊,我们发现可以更快。”

他们找到了一个非贪心型的哈希表,平均查询时间竟然和数据量完全无关,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换句话说,不管数据量有多大,哈希表有多满,查询数据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个结果震惊了所有人。连研究团队自己都一度不敢相信,反复验证了无数次,才敢将其发表。

【05】

2025年1月,这篇划时代的论文正式发表,学术界的反应可以用“地震”来形容。

康奈尔大学的亚历克斯·康韦表示:“哈希表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数据结构,能在这个领域取得这样的突破,堪称奇迹。”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盖伊·布雷洛赫更是直言:“这不仅仅是推翻一个猜想,而是直接给出了完美答案。”

这项研究或许不会立刻应用到你的手机里,但它已经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无论是大规模数据库、人工智能训练,还是高并发的互联网服务,这种效率提升最终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克拉皮文的故事再次验证了一句话:科学的突破,往往来自那些不知道“不可能”的人。

他没有被前人的理论束缚,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权威猜想”。正是这种无知带来的纯粹好奇心,成就了这次改变历史的发现。

有时候,改变世界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理论,也不一定要站在最高的学术殿堂。它可能只是一个学生,翻开了一篇旧论文,然后心血来潮地问了自己一句:

“这东西……我好像可以再试试。”

出处:头条号 @再建巴别塔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2   2025-04-21 03:37:39  回复

回复/评论:计算机科学界的40年共识遭遇了一名本科大学生🤦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2.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4.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5.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6.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7.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8.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9.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10.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1.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12.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13.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14.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15.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16.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17.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18.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19.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20.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21.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22.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23.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24.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5.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26.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27.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28.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29.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30.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31.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32.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33.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34.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35.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36.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44.88.107, 2025-04-22 10:52:07

Processed in 0.099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2)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