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美国历史正告川普,关税战的最终下场是什么。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近日,若关税战持续升级,美国或将重蹈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覆辙。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出席大使馆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
在出席大使馆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上,谢锋大使引用中医的理论来形容当前的中美关税战。
他是这么说的:“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而是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
“高筑关税壁垒势必引发国际经贸气滞血瘀,颠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大萧条的殷鉴不远。治本之策是行气血、通经络,让世界经济之水流起来、活起来。”
谢锋大使这里提到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在1930年签署的,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美国政府在两百多年历史中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在1930年签署的】
时间要先回到1929年10月,当时美国股市的暴跌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工业生产下降50%,失业率从3%飙升至8.7%。而美国国会和民众则将其归咎于国际贸易,归咎于美国对外的贸易逆差。
市场的急剧动荡,企业倒闭潮和失业压力迫使政府寻求“保护国内市场”的方案,提高关税成为了看似有效且直接的应对手段。1930年6月,胡佛签署批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而在胡佛签署法案,许多有识之士和利益相关方就找上胡佛,希望他不要这么做。超过1000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胡佛,警告该法案将引发全球贸易战,并加剧经济衰退。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甚至在白宫通宵劝说胡佛否决该法案。
【1929年10月,当时美国股市的暴跌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
胡佛本人其实并不是很愿意签署该法案,但出于当时的政治压力,以及为了兑现竞选时提供关税来“保护农业”的承诺,他最终还是签了这个法案。
请注意,当时绝大部分美国人还不清楚关税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不像现在,川普关税的支持者主要是红脖子Maga。
法案生效后,欧洲各国果断展开反制。加拿大率先对30%的美国商品加税;法国、英国则建立“帝国特惠制”,排斥美国商品;德国、日本则为了实现“自给自足”,转向扩大军工产能。
全球贸易体系迅速瓦解。1930—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约三分之二,美国出口额从54亿美元暴跌至21亿美元,降幅超过GDP同期50%的降幅。
【1930—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约三分之二】
美国经济并没有因关税而好转,大萧条反而因关税进一步被放大:关税不仅加剧了大萧条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且还让这场危机从美国国内蔓延到全世界:欧洲工业产值年均下降15%,德国失业率突破30%,国际贸易体系崩溃导致各国转向“以邻为壑”政策。国际联盟呼吁取消关税壁垒的努力完全失败。
后来很多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这场大萧条之所以持续长达10年之久,跟胡佛政府挑起的关税战有直接的关系。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又耗费了数十年,才逐步拆除这一时期建立起的各种贸易壁垒。
视角回到现在。不难看出,现在美国面临的情况,以及川普正在做的事情,与近百年前所发生的事情很相似:同样是美国自身面临内部的经济危机(债务)、同样是历史性的关税、同样是对选民的承诺、同样是大量有识之士和利益相关方的反对。
【现在美国面临的情况,以及川普正在做的事情,与近百年前所发生的事情很相似】
中方不是当年的欧洲,更不想让世界重返1930年代的混乱与纷争,那是一个灾难性的时代。在果断对美反制的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有必要提醒川普政府,近百年前那场关税战的后果。
如果说,美国政府可以从大萧条学到什么教训的话,那么其中必然包括“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救不了美国经济”这一条。
1945年二战结束后,战争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让各国充分意识到保护主义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利益都是没有好处的。在尼克松政府废除美元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前,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互相理解、互相购买、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方式来处理贸易关系,而不是以邻为壑,世界经济也因此进入到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1919年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预言,对德国的过度惩罚会给全世界带来恶果。二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惩罚,就没有像一战后那么严重,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若川普听劝就此停手,那么一切倒还好说,仍有挽回的空间。而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那么不论这场关税战结果如何,美国以及全世界将不得不再一次地思考发动关税战的代价,以及其带来的深远恶果。
出处:头条号 @唐驳虎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