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肯吃苦,那你就有吃不完的苦”。这用来形容美国找工作的情况,那简直就是量身定制啊。
话说前一天纽约法拉盛的“水果职业介绍所”的女王给我和小雨介绍了一份小吃店收银的工作。我心里那是直打鼓,收银这活儿咋整啊,我连人民币的真假都分不清,更不要说美元了,而且瞧架势,这工作估计不轻松,在美国的华人餐厅工作,每天10个小时起步,甚至可能干11个小时,腿都会站肿,站到静脉曲张吧。
说到工作时长,我忍不住插播美国人的工作,一天就8个小时,一旦超过规定时间,他们才不管活儿干完没,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就算给加班费,也没多少人愿意加班。那个马上要到的5月1号,(不是要劳动的劫),起源于100多年前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休息权利发起的大B工: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
大概晚上10点钟,老板在微信上介绍工作情况,每天工作11个小时,第一个月工钱3300,一个月给4天休息,最好别休息,收银岗不能缺人
我内心OS:“表现好=干到猝死前一刻?”。内心骂骂咧咧,嘴里客客气气,这就是成年人的自我修养。我对老板说要和朋友商量下再回复。老板问我啥时候回复,我说明天9点前发微信告诉他。
我给小雨发微信,本以为她睡了,没想到她回得比闪电还快。“我不会去的。要工作11个小时,不过老板也说了,美食城统一时间关门,不会超时。”小雨问要不要洗碗,我回忆那天看到的情况,说好像不用洗。
第二天早上小雨发来消息,说她也不想去做那份小吃店的收银工作了。我迷迷糊糊地回她,“那行啊,咱跟老板说一声。”于是我又很客气地给老板发微信,跟他说:“抱歉啊,我们俩觉得这11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就像要把我们榨干,有点吃不消。”老板倒也挺和气,回复说:“其实我觉得你们俩干活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又说:“那就先这样啦,如果之后有机会我们再来找您。”没想到老板接着说工资都好商量,还会给我们加工资,让我们再考虑考虑。可这有啥好考虑的呀,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身体根本扛不住。我也不想耽误老板招人,就跟老板表明了态度,这事儿就这么黄啦。虽然失去了这份工作机会,但我心里倒也挺淡定。
毕竟工作得找个自己能承受的,要是硬着头皮去干,最后累得像个“病秧子”,那可就亏大了。说不定之后还会有更合适的工作像下一个老王,更合适我们。
我们决定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多找几棵树试试,于是把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网上,(主要在168纽约华人网和大地360这两个网站上“淘宝”)。乍一看网上的招聘信息多如牛毛,可挑来选去,竟没有一份让我们心动的工作。这时,我心里满是后悔,想起之前法拉盛美食城那家餐饮店的收银工作,条件挺不错,离得也近,我当时咋就没鼓励小雨去试试呢。室友安慰我说:“放心吧。在美国没有找不到的工作。只要你们肯吃苦,挣钱也行,小费蛮高的。”她提到小雨英语比我好多了,她的工作应该很好找。纽约法拉盛很多店门口贴着招聘广告,虽然许多是英文写的,但我们也能看懂一些。
于是,我们决定明天去扫街,换个思路找工作。话说我们扫街的时候,看到一家装修得超级高大上的时髦火锅店。当时还没到营业时间,我们上前询问是否招人。出来一个看着像墨西哥人,反正不是纯种美国人,他让我们等一下。
我还以为老板来了,结果来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美国帅哥,他让我填一张全英文的求职表格,我一边填一边问他:“你们这家火锅店是中式火锅吗?”
他回答说是。我又问:“感觉你们员工没一个中国人,都是非中国籍的。”
他说是的,店里确实没有中国人。我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那你们开火锅店,这能行?”
他说老板是中国人。这可太有意思了,老板招的都是外籍员工来做中餐,就像让外星人来做地球美食。填好表格后我们识相地离开了,等着老板打电话吧。
结果人家根本没理我们,估计老板根本不想招中国人做员工。此处不留人 自有留人处,我和小雨继续踏上了扫街找工作的征程。
这不,来到了法拉盛最热闹的街头,一家标着招人信息的某某旅行社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进这家旅行社,好家伙,又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不大的店面竟被分隔成了七八个铺子,有卖西洋参的,有卖冰箱贴的,还有卖衣服的,卖电话卡的...这么多家小店像挤地铁似的拥挤地凑在一起。卖西洋参的大姐看上去足有80岁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却还在鼻尖上架着老花眼镜,孜孜不倦地用毛笔写着繁体字的广告。我心里忍不住想,这西洋参的功效难道真有这么神奇,能让80岁的老人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难道是“返老还童神药”?再看那招导游的旅行社前台,摆着三台电脑,两位女工作人员。一位年轻些,披肩长发,看着也就二十七八岁;另一位大姐年纪稍长,四十多岁。
不断有华人客人进来,店里的宣传纸都是用中文写的,冷不丁一看,还以为自己穿越回国内的某个旅游线路咨询点呢。我上前询问是否招人,工作人员告诉我直接打门口的老板电话就行。于是我给老板发了条短信说明求职意向,老板很快回复,问我什么时候有空,我告知自己就在店里,老板让我半小时后到隔壁咖啡店面试。她可真会节约空间。半小时后,我准时来到咖啡店找到对应的桌号。
女老板年纪不大,看上去最多三十七八岁的样子,打扮朴朴素素,甚至不施一丝粉黛。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虽然不是专业做导游,但对旅游行业一直很感兴趣。我还提到自己对纽约这边的景点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善于和人沟通交流,相信能够胜任导游这份工作......
女老板一边听我天花乱坠的自我介绍,一边不时地点头,还问了我一些关于旅游景点知识和应急处理方面的问题。女老板听完我的回答后,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只是说会综合考虑,让我等消息。
我心里暗暗祈祷能得到这份工作,这样我就能在美国,在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行业开启新的篇章了。哈哈,结果,期待的电话始终没来。就在我满心遗憾的时候,小雨说她在网上看中了长岛的一家餐饮店。我觉得可以去看看,就当去玩一趟。
我们来到长岛的这家餐饮店时,还没到11点的营业时间。我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这11点才开门的时间可真特别,像个“懒虫店”,不过老板已经在后厨忙开了。不大的后厨内,大约65岁身材瘦小的老板正忙着包饺子,前台是一位三十七八岁的女士,福建口音。她一边负责收银,一边做着奶茶,做沙拉,还抽空清洗东西,像个超级“多面手”。
(这是我们去纽约长岛应聘的餐厅,厨房为半敞开式)
她告诉我和小雨,如果我们俩都来,只能留一个。工作内容是负责煎饺子、蒸包子,然后做好出餐工作,客人会按照号码来取餐。“等你做熟了,再做铁板。店里总共就三四张桌子,大部分客人都是打包带走,堂食的很少。”
这么多活,工资怎样?“试工期间一天80美元,做满一个星期,如果表现好,之后一天120美元。”我心里琢磨着,这工资好像不算多。听室友说,在美国试工一天120美元已经是最低标准了,一般都要150美元一天呢。
这时,之前干这份活的那位女士--年纪约55岁左右的大姐来了。她解释说自己要到外州工作,所以才离开这里。(室友讲,外州工资比较高)。她还说这里其实挺好的,店里一共就三个人,事情相对较少,也不是很忙。要不是为了去外州多挣点钱,她还真舍不得离开,这里环境不错,老板人也挺好。我环顾着这家小店,虽然地方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我在心里权衡着这份工作,80美元一天的试工工资确实不高,但如果能通过试工,之后120美元一天的收入也还算可以。而且这里工作氛围看起来挺和谐,老板和同事似乎都很好相处。
快到11点的时候老板发话了“店里小生意一般,负担不起双份工资。”按照美国这边试工给钱的规矩,他实在开不了这个口让我们俩都试工,如果我们要决定来工作,明天就只能一个人来上班。
“我是陪她来的,我在纽约有工作,牙科诊所。”我从容淡定地说道,并举起手机麻利地拍了几张照片。哈哈,我说谎的本事已经炉火纯青,根本不用提前打草稿。
(以上是纽约法拉盛某中介的信息,真假难辨那种)
回到出租房,我把情况跟室友说了。室友一听试工80美元一天,立马就炸毛了:“这简直是坑人啊!你们直接跟他说再见就完事儿,还跟他客气啥?”小雨在一旁沉默着,看得出她在心里“打小算盘”。
室友胸有成竹地告诉小雨:“你别担心啦,在美国找工作没那么难,就看你愿不愿意干。现在美国国门收紧,老板们都愁找不到干活的牛马,他们还在那儿挑三拣四。你就瞧好吧,接下来老板们得愁得头发都掉光啦,就说我们宾馆,保洁、前台这些岗位招人都招不到。”突然她面部狰狞,干干地冷笑道:“最近法拉盛新开的机器人中餐"正在招聘技术员(培训上岗),时薪$25起,会基础中文即可,或许值得一试。记住,纽约最珍贵的不是"能吃苦",而是"会维权"——随身保存劳工局中文宣传册,很多老板看到就会自动规范用工行为了。”她的嗓门尖细得让我害怕。
我的妈呀,她是几个意思呢。
出处:见配图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