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再度反制美国!
耿爽副代表怒斥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多次拒绝给中国国外交官发签证,导致无法入境,此举严重违反外交礼节和基本人道。
看来联合国搬出美国势在必行。
«——【·联合国规则的 "破坏专业户"·】——»
美国这些年在联合国的做派,用一句话形容就是 "合则用,不合则弃"。
最经典的反面教材,还得说到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当时联合国安理会 15 个成员国里,有 11 个都投了反对票,明确表示反对对伊拉克动武。
可美国倒好,拉着英国等几个 "小弟",举着一管后来被普京调侃为 "洗衣粉" 的所谓 "生化武器证据",直接绕过联合国发动战争。
结果仗打完了,翻遍伊拉克全境,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都没见着,这场战争却造成数十万平民伤亡。
最后,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轻飘飘一句 "已知的未知",就想把这事糊弄过去。
拖欠会费这事儿,美国更是 "当仁不让"。作为联合国第一大会费国,本应带头履行义务,结果却成了最大的 "老赖"。
到 2025 年,美国拖欠的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摊款加起来高达 26 亿美元,这数字相当于联合国全年预算的四分之一!
逼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没办法,又是动用应急储备金,甚至传出要变卖房产来维持运转的消息。
如今,美国又整出新 "幺蛾子"—— 拿外交签证做文章。
2025 年 4 月 25 日,在安理会会议上,耿爽火力全开,直接揭露美国以莫须有的 "国家安全" 为由,多次拒绝给中国外交官发放签证。
更离谱的是,这次被拒签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是要去参加联合国裁军会议的专家,讨论的可是关乎全球安全的核不扩散议题。
美国这么做,不仅违反了《联合国总部协定》规定的东道国义务,更是把国际安全事务当儿戏。
其实翻翻旧账,美国这套"签证武器化"的操作,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
«——【·美国的惯用套路·】——»
统计数据显示,2022-2025 年间,中国外交官赴美签证的拒签率飙升到 37%,俄罗斯更惨,拒签率高达 49.8%。
2019 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俄罗斯派出 10 名高级外交官组成代表团,结果美国一口气拒签 6 人。俄罗斯只能临时调整参会名单,导致多场重要双边会谈被迫取消。
2023 年,美国又给伊朗 "使绊子"。伊朗外长计划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会议,美国签证官硬是把申请材料压了整整三周,直到会议前一天才放行。
结果伊朗外长只能连夜赶飞机,到纽约时会议都开始两小时了。
讽刺的是,同年美国还反过来抱怨俄罗斯拖延其外交官签证,这种 "双标" 操作连《华盛顿邮报》都看不下去,公开批评。就连盟友也没能逃过美国的 "毒手"。
2024 年,一位法国环保专家申请赴美签证被拒,理由竟是 "可能窃取美国气候技术"。法国外交部直接召见美国大使抗议,最后美国才找补说是 "系统错误"。
美国这些行为,完全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 25 条和《联合国总部协定》第 11-14 条。要知道,美国当年可是这两个文件的主要起草国,现在却带头破坏规则。
再看美国给出的拒签理由,清一色都是 "基于内部评估" 这种模糊说辞,既拿不出具体证据,也不给申诉渠道,说白了就是:我不想让你来,不需要理由!
«——【·联合国搬家?·】——»
美国的霸道行为,彻底惹恼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认真考虑把联合国总部搬离美国。
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和新加坡都主动表态,愿意当联合国新的 "落脚点"。曾经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如今关注度空前高涨。
从实际条件来看,日内瓦和维也纳确实优势明显。日内瓦本就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万国宫等标志性建筑和完善的国际组织基础设施都在这儿;
维也纳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众多联合国机构的驻地,在外交安保方面经验丰富。
新加坡则凭借高效的行政能力和中立立场脱颖而出,而且它地处亚洲这个新兴世界经济中心。
不过,搬迁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就是巨额成本问题。有估算显示,光是总部大楼搬迁,可能就要花 100-150 亿美元,还不算数千名工作人员和家属的安置费用。
其次是政治中立性考量,虽然这些候选城市所在国标榜中立,但在当前国际格局下,想完全避开大国影响几乎不可能。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也在民间讨论中呼声很高。这两座城市承办大型国际会议经验丰富,基础设施也足够完善,但中国作为大国,可能会引发新的地缘政治担忧。
这也反映出国际社会面临的困境:在单极格局瓦解、多极格局尚未成型的过渡期,想找个各方都认可的 "绝对中立" 之地,实在太难。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1945 年联合国总部选址纽约,本是为了彰显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可近 80 年过去,美国却成了这个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正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利亚松所说:"当东道国把总部当成施压工具,这个组织就陷入了生存危机。"
从长远看,联合国总部搬迁或许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更可行的方案,可能是建立 "双总部" 机制。
比如保留纽约总部的同时,在日内瓦或维也纳再设一个总部,重要会议根据情况选择举办地。这样既能避开美国的签证刁难,又能减少立即搬迁带来的巨大震动。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联合国真能搬迁吗?如果真搬,应该搬到哪里比较合适呢?
出处:头条号 @博闻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