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这个美好的日子,也正好是我们来南加州的第100天。
从深圳到加州
过完农历新年,我们从深圳穿越半个地球,到全然陌生的美国,选择了南加州作为暂居的地方。
没有亲戚接应、没有现成住处,一切从零开始。一路踩坑、摸索,走完这5步,我们才算真正在这里安了个家。
回想这100天,有多少夜里在查资料,有多少白天奔波于陌生街道,有初来的迷茫、有事事亲为的忙碌,也有逐渐安顿下来的成就感。现在做个初略的记录,也许能帮到正要落地或刚落地的你。
在国内尽管做了三个月的大概计划,加州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但是没成想,第一站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落脚点。原计划中的新泽西和波士顿,在做了决定后,直接取消了后面的机票、酒店安排。
南加州太合适我们了,气候尤其舒适,早晚清凉,白天也没深圳热,不干不湿。加州华人多,中超多,中餐馆选择也丰富,对我们这种拖家带口的新移民来说比较友好。
第1步:选择带厨房的酒店,灵活过渡又省钱
原本我们是计划在美国的这三个城市各“考察”一个月,然后根据体验和感受选择一个城市落脚,因此没提前找房,打算住酒店或者民宿。
酒店虽然贵,但胜在灵活——能随时退订、搬迁方便,对于一开始人生地不熟的新移民来说,不用急着签长期租房,也能慢慢熟悉环境,是不错的缓冲带。
考虑到在外面吃饭太贵,需要做饭,因此特意选择的带厨房的酒店。早餐包在了房价里面,中午一般都在外面办事也就在外用餐,晚餐回酒店做。
带厨房的酒店,基础的餐具、厨具、灶具、冰箱、微波炉、烤箱一应俱全,只是需要去超市采购点蔬菜和肉类。因此,晚上就是我们一天中最为丰盛的一顿,既省钱,又更有家的味道。
开始以为住酒店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比想象中繁琐不少。结果硬生生在酒店一住就是一个月,意外把“酒店积分”从普通住客直接攒成了金卡会员。
经验小贴士:
- 订酒店,除了大家用得多的Booking和Airbnb之外,还可以通过万豪、希尔顿官网预定。
比如,万豪旗下的Residence Inn/TownePlace Suites,都合适一家人方便做饭的,省去不少开销。
- 用万豪、希尔顿官网或Expedia、Booking攒积分也不错,有时连住多晚还能赠送免费住宿。
第2步:迅速搞定电话卡、邮箱、租车
来圣地亚哥的第二天,我们就去办了电话卡(AT&T),有了美国手机号,后续各种账号绑定、注册验证才好办事。
随后开通了Gmail邮箱,很多美国平台都需要Google账号登录,这一步千万别拖。
租车方面,我们是在国内就提前通过Hertz官网预订了车辆,到洛杉矶机场就直接取车。美国真的是没车寸步难行,车是“腿”,早解决才安心。
经验小贴士:
- 电话卡主流推荐:美国Verizon(信号强但贵)、AT&T(信号好偏贵)、T-Mobile(信号稍弱,但价格实惠);
- Google账号不要用中国邮箱注册,建议用国际邮箱绑定;
- 机场租车优先选大平台:Avis、Enterprise、Hertz、SIXT,旗下都有子品牌,各有优劣,可以网上找找用户体验。记得买保险!
第3步:选学区,找房子,一次到位不容易
我们用了两周时间不停看房,重点关注两个字:学区。因为是陪读家庭,学校是头等大事。选房不只是租金、地段,最重要的是学区和安全感。
一边研究学区评分、一边去实地看环境、交通、社区氛围。终于在落地一个月后找到了满意的公寓,签下租约,算是放心了。
经验小贴士:
- 查学区:如果关注学校,通过Greatschools、Niche、SchoolDigger网站可以查询学校评分、课程和评价;
- 租房平台推荐:Zillow、Apartments.com、Redfin(谨防诈骗);
- 大的社区都有Lease office,可以直接到访,也可以提前预约了再去;
- 看房最好实地走访,社区安全和邻居氛围非常关键;
- 如果没看到心仪的,可先用短租或月租过渡,别着急定长约,给自己留条后路。
第4步:搬家前,银行卡/水/电/网络/家具全安排
签好租房合同,我们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待办事项,以便尽快搬家。
- 办银行卡(如果没有SSN,有些银行很难办理,多问几家,有些政策宽松,但信用卡不容易办);
- 开通水电、网络;
- 买家具和生活用品(主要是在Ashley、IKEA、Costco、Traget、Facebook Marketplace也是好帮手);
- 安排孩子的过渡语言老师(通过当地朋友或家长群推荐)。
经验小贴士:
- 家具优先买必要的,床、桌椅、锅具,有条件慢慢添置,使用率低的暂时不买,担心后续有变化,东西太多搬家也是一大笔开支。
- 可以试试Facebook二手群,很多质量好、价格美。
- 网络推荐Spectrum或AT&T,新住户会有折扣。
第5步:车险/买车/医疗保险,正式安定下来
最后一步,是彻底告别租车,买自己的车。
我们先在电车和油车之间权衡,电车省钱但长距离出游充电麻烦。结合朋友建议,开始倾向于油车。然后跑Dealer,现场看车、定配置,最终选中了一款性价比合适的油车。
接着就是选车险,主要对比了Geico、Progressive、State Farm这三家。我们反复沟通和比价,最终选了Progressive官网直接下单。
最后,是购买医疗保险,毕竟美国看病贵,家里有娃,不能“裸奔”。
经验小贴士:
- 没SSN也可以买车,手续多一点;
- 比价车险可用 Compare.com 或 Zebra.com;
- 医疗险可参考 VisitorsCoverage 或 Insubuy 平台,入境后可以购买。
从酒店到公寓,从租车到买车,从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到逐渐熟悉这里的生活节奏——这100天,不算长,却是我们新生活的起点!
出处:微信公众号 @燕舞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