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聚焦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已成为Nokia、Ericsson、朗讯等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融入国际市场,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IT企业正远航出海,开始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的跨国之旅。一个以增长方式转变、质量效益提升、社会和谐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等为宗旨的中国信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倡导自主创新主旋律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信息产业面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瓶颈,推进产业群建设等历史使命;企业面临强化自有品牌,拓展海外营销渠道,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抉择。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企业该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在跨国经营中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外企业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引人瞩目的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的主旋律。
继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之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于2005年12月2日-3日在北京隆重举办了200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本届年会以“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近30位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企业精英等演讲嘉宾及400多位业内人士在理性务实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发展热点和企业战略,努力推动中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旭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对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中国信息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未来走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和十一五规划建议顺利通过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顺应产业变革需要,以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旨在为产经政学精英打造理性、务实的沟通交流平台,洞悉产经动态,把握产业投资重点和未来走势,剖析产业难题,并探寻企业自主创新制胜真谛。”
为期两天的大会,汇聚了产经政学众多精英,演讲嘉宾围绕“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这一主题,从研发、市场、资本三个层面展开了热烈研讨并达成共识: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以自主研发创新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以资本创新提高产业规模竞争力。
彰显产业创新精英
在200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举办期间,众多中外IT企业的领军人物齐聚北京,出席12月2日晚举行的2005信息产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颁奖仪式。在隆重热烈的颁奖仪式上,“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 和“2005中国信息产业10大经济事件” 的评选结果在众人瞩目之下隆重揭晓。与此同时,还有19家企业获得了“2005中国信息产业企业创新奖”。获奖企业家代表在颁奖仪式上的精彩对话,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走过的创新之路。
“2005中国信息产业10大经济事件”、“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和“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的评选,立足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着眼于信息技术最新突破,聚焦于信息产品的锐意创新,关注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微电子、通信、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电信运营等诸多领域,选择对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的经济事件和人物。
推出IT企业创新评价体系
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媒体的力量。《中国计算机报》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权威专业媒体, 20年来以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为己任,矢志不渝。在200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中国计算机报社继今年3月推出“2005 IT企业创新指数研究报告”之后,又推出了“IT企业创新评价体系”。
“IT企业创新评价体系”是中国信息产业第一个综合评价IT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整个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包含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五大类指标。
借助IT企业创新评价体系,可以对中外IT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中国计算机报社将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准则,从2006年起,定期发布IT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排名。同时,中国计算机报社还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密切合作,不断完善“IT企业创新评价体系”,使之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权威的IT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n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