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分歧凸显虚拟财产立法滞后
(据新华社广州电)广东深圳市警方近日正式对一宗盗卖QQ号码案立案,并在短时间内将其侦破,这也是全国首例网络虚拟财物立案。
据《南方日报》报道,2005年7月26日,位于深圳市南山高新科技园区的Tencent公司向警方报案称,他们接到大量用户向其客户服务中心投诉自己的QQ聊天号码被盗,且被盗情形几乎一致。当时据Tencent公司估计,大概共有上千个号码被盗。
“不就是卖几个号嘛”
深圳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处迅速介入,通过各种手段排查,初步将目标锁定在曾做过技术人员的曾某身上。据黄警官介绍,曾某很快就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就是卖几个号嘛,顶多违反了Tencent公司的规定。”曾某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将号码放到网易、淘宝等网站上去卖,有些像××888、××666的“靓号”往往能卖到近千元。
“不管你怎么找回密码,我一样可以破解”
10月24日下午,办案民警找到重庆网民张先生,他回忆了自己的5位数QQ号码被盗的经历。据张先生说,今年5月,他的QQ号被盗,因为张先生是付费的会员QQ,所以通过手机很快就找回了密码。但令张先生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他的QQ号又被盗了。他试着用手机再次找回密码,但此时网名“QQ煞星”的盗号者却突然现身,并发来QQ消息“示威”:“不管你怎么找回密码,我一样可以破解,你最好死了这条心。”
虚拟财物界定尤为困难
警方以盗窃罪对嫌疑人窃取他人虚拟物品和虚拟财产提起刑事诉讼,警方与检察院及法院对如何定罪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南山区检察院更改了罪名,打算以妨害通讯自由向法院提起公诉。由于对网络案件立法的滞后,对虚拟财物的界定尤为困难。据介绍,有的用户向警方报案称自己的游戏账号打了好几年,已经拥有顶级装备,被盗之后即使找回密码,装备也全部丢失了。像这种情况,因为相关法律无规定,警方无法立案,只能建议运营商采取恢复其账号之类的措施,“但对有些用户,恢复账号不足以弥补其精神损失”。这次的QQ号码被盗案如果是单个用户报案,警方极有可能也无法立案,只有当掌握了盗号者利用QQ号出卖赚钱的证据时才能加以法律制裁。(n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