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个号卖了6.5万元定罪分歧凸显立法滞后
近日,深圳警方正式对一宗盗卖QQ号码案立案,并在短时间内将其侦破,这也是全国首例网络虚拟财物立案。
大批QQ被盗警方两天破案
今年7月26日,位于南山高新科技园区的Tencent公司向警方报案称,他们接到大量用户向其客户服务中心投诉自己的QQ聊天号码被盗,且被盗情形几乎一致。当时据Tencent公司估计,大概共有上千个号码被盗。
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处迅速介入。警方通过各种手段排查,初步将目标锁定在曾做过技术人员的曾某身上。据黄警官介绍,曾某很快就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就是卖几个号码,顶多违反了Tencent公司的规定。”曾某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在调查中,曾某供认,自己在山东还有一个同伙杨某,两人合作进行倒卖QQ号码的行为。7月28日,曾某被刑事拘留,7月31日,警方到山东将杨某捉拿归案并刑拘。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将盗来的号码放到网易、淘宝等网站上去卖,有些像××888、××666的“靓号”往往能卖到近千元。两人一个盗,一个卖,所得利润平分。到案发为止,两人共牟利6.5万余元。
犯罪嫌疑人归案后,警方就开始了取证过程。黄警官告诉记者,由于案件涉及的对象特殊,给取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被盗QQ用户遍布全国,为此,办案民警辗转5省6市,历时一个月,终于获取了大量证据。
定罪困难虚拟财产立法滞后
网监处案件指导科刘科长告诉记者,由于对网络案件立法的滞后,警方对虚拟财物的界定和量刑斟酌了好久,最终以检察院、法院方面意见为准。
记者了解到,警方以盗窃罪对嫌疑人窃取他人虚拟物品和虚拟财产提起刑事诉讼。记者随后了解到,警方与检察院及法院对如何定罪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南山检察院更改了罪名,打算以妨害通讯自由向法院提起公诉这次的QQ号码被盗案,如果是单个用户报案,警方极有可能也无法立案,只有当掌握了盗号者利用QQ号出卖赚钱的证据时才能加以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