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唐电信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但其前途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
对于信息产业部迟迟不发放3G牌照,业内普遍看法是为了扶持国内标准TD-SCDMA,由于大唐电信是TD-SCDMA标准的拥有者,也就等于政府等待大唐。
最近的一系列迹象似乎显示,大唐电信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7月下旬,大唐宣布已完全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大唐移动中国生产的3G商用版本的首批基站下线,TD-SCDMA商用化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据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周寰介绍:“大唐已经开发了宏蜂窝基站、射击频窝基站等系列化产品基站,可视电话、多媒体等3G业务特点,以及国内不同环境不同业务传输模型下网络覆盖的需求,形成了包含室内室外无线覆盖解决方案,端到端业务的解决方案,网络运营服务等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大唐TD-SCDMA商用化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在质疑中成长
一直跟踪此事的联合证券电信设备行业分析师王玉堂对《新财经》说:“经过两轮的测试之后,大唐的TD-SCDMA系统已经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以顺利实现商用了。”
在标准演进方面,大唐和相关合作单位,在2005年向3GPP提交了两个TD-SCDMA长期演进方案,并均被接受为评估方案。
短短八年成就一个国际电信标准,在长达数年的3G口水战和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的TD-SCDMA在一片质疑声中顽强的生长,针对TD的讨论从最早的“能不能活”演变成“谁上TD”的问题。TD初生时频频接受媒体采访的周寰,近两年很少对外讲话,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认为是TD-SCDMA生存环境的改善。显然,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周寰现在对自己和大唐电信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不认为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可以说TD成功了,我对TD成功的标准是,大规模商用,大量高质量的服务和应用跑起来,并且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的时候。”
王玉堂认为,作为中国通信产业在国际标准领域首次集成创新,TD-SCDMA的商用能力以及应用优势,必须要在应用网络真实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伴随着TD-SCDMA专项实验的顺利结束,外界对TD-SCDMA独立组网和大区覆盖技术能力的质疑被彻底打破。周寰说:“经过我们初步测算,TD-SCDMA系统建网与终端综合成本要比原来2G产品低20%~30%左右。TD-SCDMA优异地高速数据传输性能,从本质上能够更好满足3G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并可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PTT等业务,TD-SCDMA网络规划简单,各类业务覆盖半径基本相同,可以极大保护对原有站点的利用,利于运营网络的扩容与升级。”TD-SCDMA的核心技术为中国企业掌握,中国企业可以在基本无技术壁垒的情况下,灵活高效地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制造、运营、内容、服务、监管的良性互动,这些都将无疑会提高中国整个通信产业的竞争素质与水平。
王玉堂向记者介绍,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接力测试等领先技术,TD-SCDMA拥有频谱能力高,系统容量大、数据传输能力强,呼吸效应不明显,满足绿色环境的要求,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这些技术特点在大唐系统与终端组成的网络测试实验中都得到了真实充分的论证。但TD-SCDMA的危机尚未彻底消除。一些人士认为,尽管TD在个别环节上有优势,但在整体的商业操作模式上还是一个空白。现在,WCDMA在欧洲,CDMA2000在韩国、日本商用,但TD-SCDMA没有任何的商用经验,所以,对市场前景目前无法下结论。
广泛结盟战略
在2005年度3G大会的大唐移动展台上,董事长周寰这样说:“当然有可能将来TD大规模商用之后,其他厂商获得比大唐更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大唐并不是TD盛宴中唯一的获利者。”
在TD-SCDMA产业链形成过程中,大唐积极参与了产业链几乎所有环节的打造,并通过开放技术和转让中间技术成果等方式,推动TD-SCDMA的发展。国内手机厂商波导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以前做GSM手机或CDMA手机时,很多芯片厂家的团队驻扎到手机厂家做技术开发,现在做TD-SCDMA手机不一样,是研发队伍整个放到合作方去做。
对TD-SCDMA来说,另一个重大进展是终端问题的突破。目前,已经有15家厂商的近20款手机终端正开始参与最终测试。大唐移动、Huawei、迪比特、波导、Samsung 、LG这些手机厂商均进行过语音和部分3G功能演示。而且,TD-SCDMA与GSM双模手机终端芯片组也已推出,运用此芯片组,Samsung 还曾推出其第一款双模手机。“终端问题的解决标志着TD-SCDMA产业的重大突破。”周寰说。
整个产业链正在形成,而且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对于推动TD-SCDMA的发展非常有利。一种乐观的看法是,TD-SCDMA商用终端在2006年即可实现量产。
但王玉堂认为,目前TD-SCDMA终端虽然已有进展,但还有待突破,比如:提升性能,降低功耗;另外,终端与系统商用网络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现在大部分芯片企业已经完成了第二轮流片,产品功能及性能还将有大幅提升。
目前,从实验网的情况看,ZTE、大唐、Huawei、普天均具备了提供全套系统即包括核心网、基站控制器及基站的能力,Siemens及北电也具备了提供核心网设备的能力,而且作为首批TD-SCDMA产业联盟的成员,ZTE、普天将享有TD-SCDMA的IPR专利,在生产成本上并不太高。
对于大唐来说,其技术实力的发展潜力决定了TD-SCDMA联盟利益高于其本身的利益,重要的是使TD-SCDMA商业化,形成竞争优势。
首先,在技术方面要加大技术合作和共享。其次,在TD-SCDMA联盟内明确利益分配方式,用利益来驱动联盟内合作伙伴的商用化开放力度。就Huawei、ZTE来说,商用化TD-SCDMA在技术驾驭上不是最大问题,最主要是在利益分配上,而且对于TD-SCDMA其他专利拥有者,要提倡谁投入商用化研发,谁就可以分享其成果,这样使得其专利的回报率有了保证。再次,要积极与运营商合作,寻求运营商的支持,甚至可以提出利益共享,来引导运营商采用TD-SCDMA技术。
与高通和Nokia不同,大唐与四大运营商接触很少,甚至更多地利用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其TD-SCDMA的应用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TD-SCDMA与运营商失去了市场和利益方面的互动。对大唐来讲,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使TD-SCDMA迅速市场化,形成更加广泛的多赢局面。
政府资金支持
对于外界盛传的TD-SCDMA的资金困境,大唐电信董事长周寰也委婉地承认:“世界上所有搞3G的都在亏损,包括DoCoMo。”
美林证券一位长期关注国内3G市场的一位人士称:“大唐电信担负中国3G标准的制订,一方面负债、存货以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内部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并不高,即便TD-SCDMA成为必选标准,也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资金状况。”
王玉堂指出,在资本运作上,大唐过于依赖政府投入,而缺乏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来聚积资金,这使其开发常常遇到资金瓶颈;通讯行业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领域,大唐的有限融资渠道无法满足TD-SCDMA继续发展改进的要求。
Gartner电信高级分析师沈哲怡说,尽管大唐电信一直面临资金缺口,但其底气似乎来自国家对TD-SCDMA的支持。日前,国家开发银行曾到大唐电信集团考察,观看了基于TD-SCDMA的HSDPA业务演示,听取了大唐电信集团领导有关发展情况的介绍,对TD-SCDMA产业上所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大力支持具有国家战略地位的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不仅如此,还一再表态——国开行与大唐电信集团将进一步加深合作,促进其自主研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尽管大唐电信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但也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出面为其解决所有难题。最终决定TD-SCDMA标准胜出与否的,还在于市场的反应和技术开发力量的支持力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