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MP3音乐手机在市场上成了绝对的亮点。据赛诺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9月份,手机市场总销量为721.2万台,其中具有MP3播放功能的手机销量达到135万,占总量的18.7%,相对于1月份43万台的销量,增长率高达214%。
MP3手机受到市场热捧,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跟进,但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同样是MP3音乐手机,在质量上却有着明显的优劣之分。
据康佳通信负责产品研发的工程师透露,现在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批这样的“伪”MP3音乐手机产品。比如有的只是具备了MP3铃声,却冠冕堂皇的挂上了支持MP3音乐播放的概念,打MP3音乐手机的擦边球。此外,不同品牌在产品品质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一些厂商简单的将“手机+MP3”拼凑出来,而没有经过长时间技术上的研发和调试,这样的MP3手机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产品性能的不稳定、死机等现象频繁发生,在产品质量上留下缺陷和隐患。
同时,在捆绑进MP3功能后,一些厂商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采用一些价格便宜的配件。例如MP3手机的好坏重点在音质上,而影响音质效果的是解码芯片和耳机等配件,采购不同的解码芯片就直接决定了音质的好坏,质量差的芯片会使MP3手机的音质大打折扣。因此,一些厂商在这方面偷工减料,节省了成本,但却牺牲了产品的质量。
康佳早在2003年就筹建了自己的音频实验室,与飞利浦合作强化音乐手机的专项技术研究,采用飞利浦的音频解码芯片,通过编解码电路设计和运算处理,实现音频的高保真还原,加强高频和低频部分的音响表现,音腔设计上加强手机内置微型喇叭的专业音乐表现力。这样做是为了提高音质,打造“HI-FI”级的娱乐产品,让消费者的影音娱乐感受更加完美。而反观一些厂商借助MP3手机概念以低劣产品“圈钱”的作法比较可恶。
目前,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低劣MP3手机产品砸了MP3功能这块招牌,因此,如果不遏制这股歪风的话,MP3手机这个卖点就被“糟蹋”了,而且容易给潜在的购机用户一个假象:MP3功能就是手机上的一个摆设,不能和单纯的MP3产品相提并论。而且,假冒的劣质MP3手机靠低价入市,对“货真价实”的正规MP3手机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对行业发展不利,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有业内专家坦言,单纯的呼吁可能很难起到效果,那些盯上MP3手机概念的低劣产品都是靠利益驱动的,但按照其他行业的经验看,主流的MP3手机品牌价格上的下探就会对一些低质产品形成压力,这也是一种惯用的清剿市场的方式,是市场自然淘汰的过程。现在包括康佳在内的很多款MP3音乐手机都下调了价格,也算是对这种清剿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