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信业在经历了网络泡沫、光纤泡沫及3G泡沫之后,终于迎来了产业整合与战略转型。整合是技术与市场、产权与制造及资本与运营的整合,而转型是传统运营适应信息通信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及满足经营增长的重新定位和自我调整,是寻求新的市场机遇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在2000年以来的世界电信“三大泡沫”中,光纤通信是首当其冲。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世界网络带宽保持了50%-100%的年增长速率的同时,中国的干线业务量和带宽需求的实际年增长率均超过了200%。根据美国跨大西洋Internet干线流量统计,中国近几年国内干线数据业务量年增长260%。国际Internet带宽能力年增长245%,五年累增大约100倍。据此,中国目前相对“过剩”的干线光纤资源不足两年即全部用尽,至迟在2007年前必须规模敷设干线光缆,并引擎FTTX、数字电视、IPTV及家庭网络产业革命。
制肘FTTX
运营商的传输网络在全部馈线段和大部分配线段都已光纤化,而引线段(接入)光纤化的进程却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运营商xDSL制式的宽带之旅才刚刚两年,难以割舍资产厚重的铜质接入资源。其次是杀手级的商业应用尚不成熟以及3G布局之扰。而有源无源之争、PON之争、政策标准之争、建设主体之争及运营主体之争则无关痛痒,也难不倒中国国情下智囊企业家。
技术层面的问题除了系统技术外,FTTX技术主要涉及光有源和无源器件、光缆技术、接续技术、敷设施工技术、测试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但据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硅谷核心地带的盛立亚(Salira)中国公司总裁刘燕明透露,目前在中国已经进入试验及试商用的PON网络和FTTX全系列接入产品都是符合标准的,技术层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据悉,盛立亚公司早在两年前就为中国配备了第一个商业性EPON网络并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信息产业部网络入网证书的厂家。
价格方面,目前光纤每公里价格已跌至百元以下,光收发模块价格也下降到40美元。在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光纤接入网建设中,光纤距用户越来越近,全球许多国家和运营公司的光网建设都纷纷实现了FTTB、FTTP、FTTH。“在成本与操作层面,独树一帜的EPON+VDSL(DMT和QAM)解决方案支持铜缆延伸,还拥有独特的低成本光纤敷设解决方案,这些灵活的组网与商用规划方案都可以大大减低网络综合成本”。刘燕明告诉记者。据悉这是目前唯一与国内五大运营商及广电系统均有商用试点合作的厂商-盛立亚公司的优势成本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认为,FTTH的价格因素主要来自光纤、器件及芯片三方面,但都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及提升带宽利用效率来缓解,这与3G投资风险是相同的概念。
试商用遍地开花
事实上,FTTH在中国光纤发源地武汉及北京、广州、上海四城市的商用测试早已成为历史。眼下五大运营商及地方广电系统都在广泛开展FTTX商用测试,广州、武汉、贵州、四川、河南等部分地市已经步入“准运营时代”。仅盛立亚一家公司的EPON平台方案就在中国的20多个城市进行了实时商业传输,其中成功商用的案例亦已过半。
在长途干线上数据业务量18倍于电话业务量的中国,截止今年6月份,宽带用户数(5300万)超过了连网计算机数(4560万),进一步增加宽带用户数受到连网计算机数限制,这对拥有3亿用户的电视王国来说,
IPTV运营商机无限,而能给FTTH带来无限希望的是IPTV或者说是TriplePlay。
整合语音、数据及影像多媒体业务,是传统电信运营向综合信息服务运营转型的基础条件(见图1)。
IPTV作为三网合一及体现产业大融合的经典之作,运营商在提供三重业务(Triplyplay)的同时,既可以从交互电视市场中分一杯羹,又可以在未来的内容与媒介产业中立足。从长远角度看,IPTV帮助运营商最终实现通信业务的差异化服务,推进通信业与媒介业向纵深发展,并进而实现数字电视、IPTV及FTTH产业的共赢与大融合。
独立运营开创新纪元
欧美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政府在FTTX产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本月初的中国国际光博会上,记者从武汉市信息产业局获悉,武汉市政府已经拟定了一项关于扶持FTTH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法规,不久将在地方人大决议后正式出台。据武汉市信息产业局宴蒲柳局长介绍,这项地方性法规规制了房地产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广电系统及其他城市资源权属或使用方在FTTX产业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商业运营等方面的义务与利益关系。同时还载明政府在土地出让、房屋建设及利税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与协调性举措。
从目前中国FTTX试点的情况来看,凡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及其进程都非常顺利。无独有偶,中国首家整合政府资源、运营资源及城市国土与交通资源的城市信息宽网产业化投资实体-湖北东慧通信网络投资有限公司在武汉诞生。东慧公司负责武汉市信息高速公路全光网络体系的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动脉沿线,为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服务商、数字广播电视运营商、政府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城市干道商业区及集约社区,提供包括机房、管道、光纤等基础要素在内的综合通信平台,并依托该平台提供网络接入与丰富的多功能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催生城市信息宽网战略目标的实现。
正是这家非专业出生的“宽网资源运营商”,整合了湖北网通、湖北铁通、武汉广电、武汉交通轨道、城市投资建设及众多房地产开发与物业发展公司的“极限”资源。事实上,东慧投资公司在无源光网络(xPON)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已经专业化、体系化,能够提供FTTH全面解决方案。其基于城市信息宽网商用功能的商业化与产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处于原创及领先地位。专业化领域涵盖多网融合、光纤入户、Wi-Fi覆盖、电子商务及管网资源运营;商用体系化包括宽带互联网、电话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社区安防系统、物业服务管理系统、家庭数字网络系统等融合“一线”的综合业务(见图2)。这种基于“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维护、统一运营”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超越了业界正在形成共识的“独立运营”。对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中国电信业来说,东慧模式无疑是巨献;而对嗷嗷待哺的中国FTTX产业来说,则更是一个创举。
如果说价格是FTTX规模发展瓶颈的话,那么,东慧公司的资本经营、资源整合及独立运营体系便是中国FTTX规模商用的希望所在。
规模商用中国寻根
当前,中国通信运营业处于3G与WIMAX商用的倒计时、xDSL与FTTX徘徊期及NGN与IPTV兴奋期。就技术与标准而言,有专家指出,NGN是更大、更快的Internet,但NGN与IPTV的必然路径却是FTTX,无线通信的长距离传输也需要光线。因此,如果说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在未来十年还有很多变数的话,那么光纤通信发展的方向与前景是再明确不过了。
中国城市每年的旧城改造和新建房屋达到了20多亿平方米,至少可以容纳2000万户新居或数百万个企业,为宽网建设提供了几乎海量的物理条件。中国拥有亚洲最多的宽带用户及最低的家庭宽带普及率(3%),以及6500多万窄带用户群,为FTTH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口资源。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信息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看,人们随时随地办公、学习、生活、购物、娱乐的需求是必然趋势,建设安全的全光信息网络已经可以提升为国家战略;IPTV产业的兴起给一味萧条的固网运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借助北京奥运圣火与上海世博会的东风等等,都给FTTX的规模商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现实需求。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所的统计与预测,未来5-10年内,全球用于FTTX的资本支出将从2005年的50多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28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与光纤接入技术有关的资本支出为120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的52.8%,预计2013年中国FTTX的投资将占到亚太地区的1/3及全球市场的24%。该所还预测,2008年中国将有超过2000万的用户得到光纤接入服务。
总之,在世界通信业迈向光通时代的征程中,中国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政策要求、网际网络频宽的增长速率及宽带数据业务的演绎趋势,一定会为中国FTTX产业正名,宽带光纤通信也一定会成为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及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