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张琦】继家电维修市场实施等级认证制度之后,计算机及其外设产品的维修部门也要全面推行等级认证制度。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本市消费者在维修计算机以及外设产品时就可以按照等级选择服务了。
近期,《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维修服务部等级评定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开始全面实施。该《规范》依据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维修服务部的资源能力和管理水
平,包括:场地、设备、设施、人员和服务等方面,把维修服务部分为 4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三级门店的营业面积要达到 50平方米、具有单独维修间、维修人员总数为 4名,中级工及以上的人员需占 75%。特级门店的营业面积则不应低于 150平方米,维修人员总数要达到 12名。
天津家电维修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本市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天津地方等级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地方等评委”)。预计到明年 4月份,天津地方等评委将根据国家等级评定委员会制定的等评实施细则,对本市现有的近 300家微机及外设产品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等级评定。中国家电维修协会负责人介绍,不同等级的维修服务部在场地、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水平差异,消费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维修服务部。
据了解,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维修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维修服务透明度不够。中国《微机三包》中要求修理者认真、如实、完整地填写维修记录,记录故障、修理情况和修理后的质量状况,向消费者当面交验修理好的微型计算机商品和维修记录。但实际上,有些厂商承诺的质保、保修、包修、联保含义不明确,响应时间、到场时间、修复时间界定不清晰,服务方式不清楚等。第二是维修服务良莠不齐,有的缺乏服务保障,存在“黑维修”。有些商家假借正规厂商名义,印制、散发、邮寄小广告和名片,当消费者要求维修服务时,宣称“上门服务为主”,然后在维修过程中乱收费、更换假冒伪劣配件等牟取暴利。从各个正规厂商的服务热线接到的投诉来看,地下操作的“黑维修”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大。此外还包括缺少公正性、权威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外品牌服务观念、服务文化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