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京熊猫的展台冻结原因系上亿贷款到期未归还,南京熊猫股改将被迫推迟
被马志平“掏空”的熊猫集团,正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昨日向本报证实,由于无钱还贷,熊猫集团所持南京熊猫2600万股股权,已被该院司法冻结。
股权冻结缘于银行逼债
据悉,申请冻结熊猫集团股权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10月中旬,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要求对熊猫集团所持南京熊猫的部分股权进行冻结。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冻结熊猫集团股权,主要是由熊猫集团的一份出口信贷合同纠纷引起。2001年4月,熊猫集团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一笔上亿元的贷款。今年4月,贷款合同到期。但经银行多次催款,熊猫集团仍未能偿还。
10月中旬,中国进出口银行特向法院申请,希望能尽快冻结其所持南京熊猫2600万股股权(占南京熊猫3.97%,按当时的市值计算约1亿人民币)。北京市二中院在收到冻结申请之后,迅速展开调查,并于10月25日冻结熊猫集团持有的南京熊猫2600万股股权,冻结期1年。
在此之前的7月11日,熊猫集团曾因银行逼债,所持南京熊猫6000万股(占总股本9.16%)股权已被江苏高院冻结,此次是熊猫集团第二次遭遇股权冻结。至此,熊猫集团所持南京熊猫被冻结的国有法人股的已达13.13%。
股权分置改革被迫延期
熊猫集团是南京熊猫的控股股东,占南京熊猫总股本54.2%。股权被冻结后,将对熊猫集团的整个经营业务有何影响?熊猫集团董事会昨日对记者的采访显得非常惕慎,不愿就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长江证券分析师汪胜利分析,由于马志平在任期间,南京熊猫大量资金流入马志平口袋中,给熊猫集团正常运营造成资金短缺。在自身运营资金就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又遭遇银行逼债,熊猫集团前景仍不看好。
汪胜利说,从7月份江苏高院冻结其股权,再到南京熊猫将所持南京夏普股权转让套现,均表明其资金极度缺乏。熊猫集团所持南京熊猫的股权被冻结后,南京熊猫的股改也将被迫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