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才芳
在国内的一、二级城市中,几乎都有一条最著名的IT商业街,如沈阳的中街、成都的磨之桥、西安的雁塔路、济南的山大路等。
随着IT的普及,如同很多快速消费品商圈一样,IT商圈也开始零星形成“第二商圈
”迹象。在沈阳的铁西区,有人要打造沈阳西部中关;西安传统IT商圈雁塔路以外,位于高新区的数码城也拔地而起;在济南,也已经有专业人士提出在山大路之外的济南东部建立IT第二商圈。其他还有一些城市也逐渐出现“第二IT商圈”。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这些IT“第二商圈”还都没有形成气候,并没有对传统IT商圈“三好街”、“雁塔路”、“山大路”造成很大冲击,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然而他们却带给很多商家、消费者甚至政府的憧憬和期望……
资源过度紧张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第一商圈”成为当地的IT集散地,成百成千的IT商家都逐渐汇聚于此,使这些IT商圈成为该城市内最主要的“经济圈”之一,每年为当地财政上缴大量利税,每日人流量都多达10万、20几万。
随着经济模式的多元化,人气逐渐兴旺,各种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商圈的地皮开始价值连城,卖场里柜台每月租金越发昂贵,写字间更是寸土寸金,交通开始不断阻塞、拥挤…… ,而资源紧缺无疑使“第二商圈”最终跃出水面。
沈阳万晨影像是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数码经销商。但总经理李晨最近却为如何发展店面苦恼,由于卖场动迁,他的一个店面必须撤掉。可是在寻找新店址时却犯了难。沈阳只有三个卖场,对于万隆来说目前只有赛博没有设店,可惜的是,赛博根本没有空余的档口。在同一个卖场设两个店,似乎又不符合店面的布局规律。无奈之下,李晨选择了传统IT商圈沈阳太原街附近一个新开业的五州商厦里面。
李晨很希望沈阳能再多建几个卖场,尤其是在三好街以外,因为三好街上已经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如果能在靠近西部的铁西区建设再成立一个IT商圈的话,其店面发展的余地会大很多。他感言,他何尝不想让自己店面遍地开花,像一些服装连锁专卖店一样在各个商业街、商场都能看到。
与李晨想法类似的三好街经销商不在少数,他们渴望资源的多元化能促进业务成长。从大胆尝试向3C卖场甚至超级市场进军这点上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位于沈阳北部的辽宁大学看到位临东北大学南端的三好街如此火爆,东施效颦的建立了“辽大科技园”。但遗憾的是,他最终受规模等方面限制,成为了一个小配件市场。无独有偶,2005年,在沈阳赫赫有名的沈阳华艺音像制品公司竟然在铁西商圈--铁百对面开设了一家“华艺科技广场”,喊出的口号竟是打造沈阳西部中关村。
供需两旺的需求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IT“第二商圈”则更加有市场需求。像成都、沈阳、西安、济南这样的二、三级城市面积都不算小。而各地的IT商圈却多数位于城市的一端,如三好街位于沈阳的最南端,山大路位于济南的最东面。对于这些城市的西部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计算机产品可谓“跋山涉水”。一位家在济南南沙小区的年轻人对记者表示,每次想买点配件,都要跑这么远的路去山大路,实在很麻烦。“如果在西边真有电脑市场的话肯定先去看看。”估计价格肯定比山大路要高一点,但算上来回的车费及耗费的时间,只要价格相差别太大,他就会选择就近消费。
而对于沈阳的消费者而言,三好街的郁闷之处更不必多提。星期天到三好街买台电脑,往往装机就要花上两三个钟头,因为装机的人很多。好不容易装完了,可是如何拿到家里又成了问题。开车的自然容易,但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打车是唯一的选择,狭窄并且单侧行驶的三好街打车绝对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有的时候甚至五六个人抢一量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