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基础战略变局
不久前召开的“2005年IDC中国企业论坛”上,IDC中国副总经理万宁对目前用户对于IT基础架构的需求做出如此论断:“目前用户需求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建立安全的环境,降低
IT的总成本,应用部署快速,随需应变的动态环境等几个层面.基于以上的需求,灵活性、整合与自动化、标准化、集中、动态分配等特性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关注。”
显然,对于服务器等基础硬件而言,当技术的壁垒已不复存在,面向应用的能力已经成为用户衡量产品优劣的主要标准。实际上,诸多的服务器厂商也确确实实在实践着以上战略。
8月26日,已经将“动成长战略”坚持2年之久的HP,又将以“整合科技实力,激发IT潜能”为主题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巡展搬到了国内。与之相随,HP所遵循的标准化和开放的战略指向日趋明确。
按照中国HP行业发展经理及首席技术顾问朱伟雄的解释,“为了迎合动成长战略的需求,标准化、虚拟化、自动化被HP当作了最核心的基础架构标准。对于HP而言,目标就非常明确,即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减少风险、增加IT灵活性,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
而是HP多年的老对手IBM,在开放、标准化与其始终坚持的专有技术之间也开始选择一条更加折中的路线。对Linux平台服务器所投入的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的关注成为其开放战略的最直接表现。IBM所透露的数据甚至显示,在张开双臂迎接Linux系统5年以来,其在Linux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然占据第一的位置。
不仅如此,IBM一直泾渭分明的几大eServer产品线中的技术融合也愈演愈烈,其中以往被视为大型机专属的X3架构开始在其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中的采用,已经说明IBM在使其设备变得更加高可用方面的努力。
高成低就
迎合用户的需求是促使这些服务器巨头们变革的根本驱动力。站在电信行业的角度,无论是日益复杂的业务应用,还是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不断调整的运营支撑系统,都必须面临在不间断工作的状态下,随时增减服务器的要求。而这,恰恰要求现今的服务器产品不仅要在稳定性方面能够适应电信级应用所必须的严苛要求,而且还要在同时保持灵活性,随需应变、虚拟化、安全性等特征于是被当作了新的技术时代服务器所必须具备的几个特征。
工业标准服务器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具备低成本特征的代表产品,而随着服务器厂商在4路服务器市场的发力,该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继在不久之前推出了融合X3架构的X366和X460之后,IBM再次将X260作为了与对手争夺中低端市场的武器。作为IBM历时三年、投资1亿美元的研发成果,X3架构为基于64位Intel至强MP处理器的x系列服务器带来了源自大型机的功能和完善的高端技术。
即使是一向保守的Sun,也在这场较量中敞开了开放的大门。“Sun是一家将开放作为信条的服务器厂商,”Sun中国及Hong Kong地区全球客户服务业务运营经理李文聪宣称,“我们不仅在系统层面开放了源代码,而且在引入基于AMD芯片的X86产品线后,Sun的Sloris系统不仅能够在原来的RISC服务器上使用,而且也可以运行在X86服务器上。与其他厂商针对每个系列产品选用不同操作系统的模式相比,Sun的通用系统模式无疑能够减少用户应用过程中的复杂程度。”
服务器厂商发力中低端市场的战略效果已经显现。根据IDC的统计,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中,全球服务器产品销量提高了5.6%,达到122亿美元。而引导此次服务器产品销量提高的则主要是低端服务器产品,其中大多数基于INTEL和AMD生产的X86架构处理器。据统计,低端服务器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1%,而中端服务器销量则增长了4.3%,与此同时高端服务器,其中包括大型计算机,销量则小幅度下滑了三个百分点。另外,基于Linux系统的服务器营收增长甚至达到了45.1%,尽管与基于Windows和Uni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相比,Linux服务器目前的市场份额仅仅为11.5%,但其增长势头之迅猛已不容任何人小窥。
谁是赢家?
然而运营商的需求显然决定着产品策略最终的成败。据ChinaMobile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