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娟
8月1日,国资委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简称CEC),而重组后的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撤销。
除了关于长城集团的最新决定外,此次国资委发布的重组公告还涉及其他多家企业的
重组决定,包括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撤销;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以上6户企业重组后,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72户调整为169户。
长城集团并入CEC的公告之所以引起业界普遍关注,是因为长城集团可以说是国内重量级IT企业,长城集团目前总资产122亿元,除拥有4家上市公司外,还拥有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公司14家、参股公司4家,实力不可小觑,名声甚至远大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产品部研发项目经理郝长鹏告诉记者“长城集团并入CEC,原有的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将撤消,表示长城集团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CEC的下属单位,长城的品牌继续保留。长城下层的职工都表示支持集团的决定,这就像现在流行的大学之间的合并,目的是为了整合资源,使集团得到更好的发展。这跟集团的长远规划有关,是高层发展思路的体现。”
目前长城集团包括四家上市公司:长城科技(0074.HK)、长城电脑(000066.SZ)、长城信息(000748.SZ)以及深科技A(000021.SZ)。
在国资委发布长城计算机重组消息后,其作为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长城信息、长城电脑以及深科技A却于2日发布澄清公告,公告表示公司还未接到相关重组信息,并表示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排除长城集团将来与其他国有企业重组的可能性。这不禁让人心生疑窦,不知孰是孰非。
于是,记者向长城方面求证。
“长城的确已经并入了CEC,这是不用怀疑的。”郝长鹏解开了记者的疑窦。关于长城集团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的传闻终获证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的轮廓已清晰显现。
“这次重组,其实说明了长城集团将会更加务实,更加迈向国际化。”郝长鹏说出了他对这次并入CEC的想法,“长城集团将由品牌之路向制造业发展,长城的PC、配件和磁头在国际上都很有口碑。虽然PC业务近两年有点不尽如人意,长城也可能会慢慢从PC业务中抽离出来,因为长城需要在能够赚取更高利润的业务上努力,这和联想的品牌路线有很大区别。”
当记者问及长城集团的总裁是否会由陈肇雄担任时,郝长鹏表示可能性很大,“作为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陈肇雄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情况非常熟悉,将对两大集团的平稳合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陈肇雄早在几个月前,接替王之担任长城电脑集团新董事长,是由上级直接指派的。长城并入CEC,国家信息产业部一直很关注、重视。”
郝长鹏表示“长城并入CEC之后,股票价格一直很稳定,这次的并入对长城的发展其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长城集团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后,加上此前中国电子集团合并的包括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在内的6家电子企业,中国电子集团总资产将超过600亿元,中国最大的电子集团就此诞生。
娄勤俭:CEC要准确定位
-链接-英宁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日前出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第二次工作会议时指出,作为行业仅有的几家“国”字号骨干企业,作为一家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大型国企,CEC已经从一家行政性公司逐步发展成为集技、工、贸于一体的综合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今后要准确定位,优化结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娄勤俭说,CEC几年来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体发展在中央电子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积累,CEC已经拥有了一批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软件与系统集成、数字视听、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及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骨干企业。
娄勤俭指出,尽管几年来CEC在改革、重组与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应看到,仍然存在效益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行业共性问题,未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顺应信息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的大趋势,准确定位,优化结构,配置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集团业务健康发展?如何将所属企业的发展与其所在区域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区域产业资源,优势互补,互动发展?集成电路前工序生产线如何实现工艺技术的持续升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出中国的IDM企业? 如何进一步搞活机制,提高创新能力,突破集团IC设计产业规模偏小、缺乏拳头产品等制约发展的瓶颈?软件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进一步做大?面临市场饱和、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3G的发展,手机业如何发挥现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如何抓住机遇,把握技术走向,选准切入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数字电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将新一代数字视听产品培育成为拉动集团发展的新增长点?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CEC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逐一加以解决的。同时,在谋划未来发展时还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部署,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