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文臻
8月16日 星期二 晴 武汉:专利意识,从中小学生开始培养
经过两天长途行车,我们终于到达了第四路采访的第一个省份——湖北省。湖北省和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用制度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促进
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应用、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专利意识的培养。
7:48,采访车队离开郑州,出发前往武汉。本来我们预计13:30左右能到武汉,但由于一路上不少地方高速公路在维修,我们直到14:43才到达武汉,原先的计划不得不改变。本来,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要出席湖北省暨武汉市欢迎“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在行动”联合采访团仪式,因为时间推迟,他恰好要出差,所以没法参加欢迎仪式。让我们感动的是,郭生练在短暂的午餐时间中接见了采访团。
午饭后,我们前往武汉科技大厦参加欢迎仪式。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国轩、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东风、副局长王国新、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董宏伟等领导与大家见面,并介绍了湖北省、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武汉市对知识产权工作非常重视,2001年,武汉市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专利管理法规《武汉市专利管理条例》,使专利管理法制化,有效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武汉市出台了系列文件及政策措施。从2000年开始,武汉市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资助专利申请,并且逐年增加,2004年已增至180万元。2000年5月至2004年12月共对9515项专利申请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共589.59万元。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和教育局不断深化全市中小学专利素质教育,通过组织开展“专利教育进课堂”、“专利知识图片巡回展”、“专利代理人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以及评选“十佳中小学生专利发明人”、“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等多种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专利意识显著提高。自2003年起,武汉市实行中考生有专利加20分录取、中小学生专利申请限500包干相关费用等多项政策措施,全市已有62名中考生享受专利优录政策,中小学生每年专利申请超过160余件。
湖北省、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与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及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专利产业化方面。如2004年,江苏省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去年投入是3亿元,今年计划是5亿元,明年准备拨8亿元;为了鼓励创新,浙江省宁波市每年会拿出600-800万元来奖励企业的专利申请工作,每年用于技术产业化的支持经费达到数千万元。
昨天近11个小时的行程和今天7个小时左右的行程,对采访团成员是很大的挑战,有些记者已经身体不适了,希望大家在武汉这几天的采访中,充分抓住时间休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