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 胡孝敏 责任编辑 谢卫国
就和这暑期的天气一样,电脑市场的价格大战热潮一波接一波,一些电脑厂商已开始进行跳楼大甩买,以亏本销售来获得市场份额。有着“渠道之王”之称的戴尔是否会加入这场价格大战,整个市场都为之关注。
昨日在北京举行的戴尔进入中国7周年庆祝会上,当记者就此发问时,戴尔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罗林斯答道“戴尔的生命线是利润”。由此看来戴尔并不会进行大幅降价。
与此同时,方正推出3880元首款低于4000元的低价电脑,长城、联想、七喜等相继推出4000元左右的低端电脑。在笔记本方面延续着“低价”的必杀武器,方正和联想推出4999元的低价笔记本。为抗衡对手的市场争夺,戴尔推出5999元的“进口品牌最低价”,但与其他品牌相比仍高出1000元开外,利润空间自然也大许多,这正好印证凯文·罗林斯的上述宣言。
自1998年带着自己的直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戴尔就保持了一个高速增长,但凯文·罗林斯表示戴尔并不愿进入低价低利润恶性循环。
作为不仅仅限于中国市场出现的个人电脑低价销售现象,凯文·罗林斯认为整个行业的确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同企业采取应对策略的成功与否,有两个标准来衡量。一个是客户是否持续地从企业购买产品,另外一个标准就是销售所带来的高赢利性,失败的企业难逃脱倒闭或者被合并的命运。
“没有什么公司的成长能超过戴尔,戴尔不做没有利润意义的数字游戏。”凯文·罗林斯表示利润的获得是企业生存的根本。IDC数据显示戴尔在中国的业务成长率达到了49%。
会议上,凯文·罗林斯还表示,2005年戴尔在全球计划营业收入要达到800万美元,其中将有55%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市场。而这本土以外80%的市场份额将由服务器、存储器、软件、打印机以及平板电视等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