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四:威风的服务
镜头回放:2001年上半年,衡阳市电力部门强制为用户安装IC卡电表、滥收电费且电表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为此,159户消费者先后投诉电力局。然而,电力部门竟对此置之不理。直到中央电视台调查后,衡阳市电力局才将多收的款项如数退还给用户。
曾几何时,人们给电力部门起了许多绰号,“电老虎”、“电老大”……只要带上“电”的字眼,便有种见之生畏的感觉,老百姓在消费过程中受“电老虎”的气却又无可奈何,怨声载道。
此一时彼一时。电力企业的持续改革以及竞争的加剧,使得电力企业开始转变形象,转而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为百姓服务。
以天津为例。天津市电力公司承诺,用户申请安装“一户一表”,自办理手续之日起一个月内装表送电;用户查询或购电时间不超过10分钟;用户表计故障,自接报并办完手续后,12小时内恢复供电;电力事故抢修24小时服务,接报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保证农业季节性用电,村民生活照明电价在合理水平内;每周二在《天津日报》上公布计划检修停电时间和范围;办理用户购电或查询超时限,每超过1分钟扣除责任人当月5%综合奖等等。
电力行业正在改变形象的风口浪尖上,什么才是他们可以依赖的船桨?信息化能否改变“电老虎”的形象,给公众带来真正的便利?
首先深入人心的便是95598。客户遇到电力故障、查询电费、办理业务、投诉等,只要拔打95598都可以得到解决。95598是国家电力公司建设的统一标准、统一功能的供电服务电话系统。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95598客户服务系统还将完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以电话、传真和互联网为主要接入手段的系统平台,增加电力信息发布等功能,最终完成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全面受理客户用电申请业务。
有这么一个故事。2004年8月13日15时15分,河南淮滨县电业局95598客户服务中心接到一个报修电话,该县芦集乡莲花村腰庄村的用电客户反映,该村前天下雨时突然停电。经芦集供电所检查,变压器被雷击烧毁。接到电话后,芦集供电所从局检修公司借一台变压器更换已烧毁的变压器,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8月14日22时21分,电力供应恢复。
其次,交费方式多样化,真正方便用户。不少地方的电力公司拓宽用户交费渠道,方便用户交纳电费。例如在电费银行储蓄和代收电费的基础上,开通预付费、电话交费、网上交费、用户终端交费等方式,解决用户交费难的问题。为改变查询电费途径单一的问题,吉林还推出了SMS查费系统,用户可利用移动电话,以SMS的方式进行电费查询。
远程抄表登上了舞台。GPRS无线远程抄表是针对电力公司数目众多的变电所和变电站分布较广、位置偏僻、传统的有线传输网络难以到达的难题而专门设计的。通过GPRS发送终端,把各数据点采集到的定时数据利用GPRS空中信道传输到设在数据汇总点的GPRS接收终端,实现了电力系统各个分散点的数据传输、统计功能,并且有效地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支出。
应该说,利用信息化手段,多种便民措施的出现,使不少地方的电力企业具有了全新的亲和力。但是垄断的经营,使它们的服务意识还将随着惯性滑行一段时间。
还是以天津的例子说明。2004年,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把原来的牡丹民用电专用卡,升级为带有“银联”标志的牡丹灵通卡,不少使用一户一表机械电表的居民突然被告知,他们原有的交电费专用卡已不能再用,要到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换新卡—更换电卡并不是仓促的决定,2003年9、10两月,所有工商银行储蓄所都能办理换卡。银行方面说,已委托电力部门通知,但不知为什么落下这么多户。
在公用事业部门,为什么科技含量提高了,老百姓的麻烦却增加了?电力部门都有专人负责各小区的电表查验,换卡的事如果写在单据上,多说一句并不费事。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垄断经营让这些“电老虎”依然以管理者自居,既缺乏服务意识,更缺乏百姓观念。
信息化只是手段,它能够改善电力部门的服务,然而服务意识、观念的改变,却是一件长期的工程,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
悖论背后
1.电力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目前用电紧张的先天条件,决定其为老百姓服务的改进还需要一段时间;
2.随着企业化和市场化运做的进行,“电老虎”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因为不改变工作作风,电费有可能收不上来;
3.“电老虎”的态度转变仍然要假以时日,尤其是转变的方法需要探索和创新。
记者手记
在求解过程中
敢于在众多专家、用户面前评论电力的是是非非,是因为电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存在着,每个人对电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自然也可以站出来说两句。
电力行业的这四大悖论其实并不是1和0的概念。很多时候,每个问题内部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谁是因、谁是果已经不能明确。
电力在改革,所以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中间冒出来的问题会持续存在,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并不是一个政策、一条指令就可以实现的。技术改造以及信息化,使得发电的硬成本减少,但煤等原材料的增加又将这些减少的成本消耗殆尽,最后的结果成了涨价;电力企业试图一改“电老虎”形象,努力为人民服务,但是底子太差又得摸着石头过河,有些能力有限做不好,或者是态度有问题没做好的事情存在也是必然;至于缺电到底该怎么解决,信息化在里面能发挥多大作用,永远是用了才知道;缺电所带来的大规模投资,到底应该怎么核算,会不会盲目建设,导致今天还在缺明天就会过剩的现象,甚至令整个行业伤筋动骨,更是难以预料。
我们提出的这四大悖论,目前只有临时解,而且这个解是中间状态,供电者和用电者都不满意。但是这并不是用电者一味指责电力企业的理由。因为电力企正在改革和行进中,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人们常说的体制改革、人事变动问题,电力企业哪个都没躲过。而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蓝图,有什么样的远景,指导电力企业的也只有纲领性文件和领导、专家的只言片语。未来到底什么样,大到宏观,小到细节,谁又能画出来?
正因为在求解过程中,所以我们有耐心也有牢骚。作为老百姓,我们为一个个方便叫好——用电方便了,交电费方便了,报修方便了;但我们也能看到一个个不足——缴费网点多但队还是很长,打电话报修就可以但响应时间并没有严格保障。
电力企业正在努力求解,我们的心态也在求解过程中,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