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王立嘉
在很多人生活中,MP3一直与“免费下载”划着等号。虽然近两年,有关版权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但网上的MP3音乐,视频,歌曲仍是随手可得,在网民们心中,网上下载音乐仍是第一选择。不过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逐渐重视,MP3音乐下载逐渐开始从职业音乐人的“噩梦”逐渐向“摇钱树”转化。
当下载成为习惯
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音像柜台前,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拿起一张新出的CD,正在犹豫要不要买,身旁的男友对她说:“不用买,回头我帮你从网上下载下来听。”看来,从互联网上下载歌曲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的确,除了方便快捷,网上下载还有很多不得不提的优点。采访中记者从网民口中了解到,首先,下载歌曲有比较大的选择性:如果买一张CD,里面也许只有一两首自己比较喜欢的歌,含金量不大;而下载歌曲,就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其次,下载的歌曲携带方便,放在MP3里,不喜欢了就可以随时更新,也不用每天背着那么多CD。同时,下载音乐还可以足不出户,不受时间限制。
当下载成为习惯,人们不会拒绝为习惯付费。
市场会越来越宽
今年,以Nokia、Samsung 、索爱为首的几大手机巨头,纷纷剑指MP3,盯上了一直没有被消费者正视的手机音乐功能,数字音乐不约而同地成为他们今年手机市场争夺的另一个主旋律,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音乐。
对此,网蛙音乐网的CEO冯楚军表示:“在线音乐市场是绝对在增大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下载音乐收费的消费观念了。目前,仅网蛙已经有了将近5万的包月用户和30万曾经尝试过付费下载的用户,这一数字还在以100%的速度增加。”
就目前具体音乐网站的下载形式来说,分成两类:一类是像九天音乐网站,MP3储存在网站自己的服务器上供下载;另一类是以MP3天籁村的模式,也可以搜索歌曲,但是网站自己只拥有甚少的MP3或根本没有MP3,它是提供超级链接,网民点击后,可以转移到其它网站继续下载。
根据国际音乐行业版权联盟对70多个国家1400多位音乐词曲作者、音乐发行商的不完全调查,自从MP3音乐格式在网上兴起之后,2000年正规途径的音乐单曲的销售下跌了14%。英国的咨询机构发现,1/6的英国网民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下载MP3音乐,还有1/3的公众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尝试。
可以看出,人们对MP3的追捧和对互联网的依赖,致使MP3下载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在MP3下载者的庞大队伍里,不只年轻人的身影,一些中老年人也开始尝试用视听、下载来追忆逝去的时光。
付费服务是趋势
随着MP3下载的普及,一些下载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版权问题,下载的质量和服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位曾经在某网站注册的王小姐告诉记者:“一开始觉得那家网站不错,就注册了。但自从成为付费用户,觉得有一些服务不尽如人意,就想退出。没想到退出的过程特别麻烦。”
按照国际惯例,音乐制作公司作品问世后,首先是保留一段时间作品版权,发行CD和卡带,急切需要欣赏作品的流行乐迷要出高价才能得到它们。几个月之后,作品不那么流行了,音乐公司可以有偿把版权转让给MP3下载网站或是放在公司自己的网站上收费下载,价格随时间的流逝而下跌,可以下载的歌曲曲目也可以逐步放宽。几年后,原来的MP3作品就是免费下载。这种做法又称“延时供应”,即以时间长短划分不同价格,兼顾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才是MP3音乐下载应该走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