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闻涧
节能家电火了。不仅关注的人多了,就连购买的人也多了起来。说实在的,在中国这么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里,节能家电的热捧和热销值得关注。
从今年3月1日起,国家新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届时,所有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都要贴上带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标识,没有标识的一律不准上市销售。这一政策的出台,首先打破了原先国内空调、冰箱产品无能效标准可
依的尴尬,其次则通过国家强制性手段规定了产品最低能效标准,从根源上杜绝了非节能家电的产生。
即将到来的8月1日,新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将开始实施。包括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家用洗衣机能效限值》在内,届时,洗衣机的洗净比、用电量、用水量、噪声四个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才能上市销售。
这么一来,中国家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大家电产品都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几大环节建立了节能保障制度,节能家电的普及化大潮也指日可待!
而作为节能家电的使用者和最大受益者,消费者的观念也随着改变。从最初的购买家电只关注价格的高低,到现阶段开始向品牌、功能、服务等其它因素上转变。这种日趋理性化的消费行为注定要成为节能家电推广普及的最有力保障。
目前,在众多节能家电产品中,节能冰箱的销售最为突出。有权威部门统计显示,节能产品已经占据冰箱总销量80%以上的份额。有人指出,节能冰箱的热卖与消费行为密不可分。由于冰箱是常年使用,节能与非节能给消费者带去的利益差别非常大,因此许多人都会格外关注冰箱是否节能,能够节省多少度电?
与此同时,节能空调的推广,虽然同时起步,但销售情况不如人意,市场占比不足18%。亦有人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空调是季节性产品,节能与非节能两者之间的差距极小,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引起消费者对于节能产品的共鸣,而现在的消费者大多只看重眼前利益。
我想,这个时候不能怪消费者的眼光不长远。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家电企业在推广过程中的思路和着眼点是不是有问题。据了解,同功率的空调,一级高能效与五级高能耗的市场售价相差千元,就给原本就崇尚价格选购标准的消费者以借口,节能产品好是好,就是太贵买不起。此时,空调企业的推广重点还放到节能省钱的角度上,给消费者算了一笔用八年节能空调可省一台空调钱的糊涂账。八年时间,哪个消费者会买你节能省钱的这笔账?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再愚昧的商人也不愿意做这笔买卖。
更有甚者,一些家电企业在节能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以节能家电为卖点,吸引消费者前来选购,最后却以断货、或价格贵,劝消费者不要买节能产品,反而推广价格相对较低的非节能产品。不知道这些企业的居心何在?
当然,节能家电的发展大势是不可阻挡的。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是节能产品,销售比例相差巨大的现象,但我们应该把节能家电的推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