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大爷”。在形容债权债务两方的关系上,这句市井味道密重的民谚再贴切不过了。不过,欠钱的“大爷”终归是理亏,总得给人家一个交待。
如今,拖欠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600839)近40亿元销售账款
的美国Apex公司,终于来了点表示。
6月19日,“四川长虹”公告称,美国Apex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季龙粉,将两者分别持有的中华数据广播控股有限公司(“中华数据广播”,8016,HK)51.94%及18.14%股权质押给长虹。一朝Apex无力还款,长虹将成为这家Hong Kong上市公司绝对控股股东。
几乎是在质押公告出炉的一霎那间,“中华数据广播”骤变成公众视线中的焦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究竟何德何能,能够护住长虹40亿元应收账款未归的软肋?
2000年,在网络科技股骤然雄起之时,深市上市公司“天大天财”(000836)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寇纪淞,将下属部门分离,独立出“中华数据广播”拿到Hong Kong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曾一度以537.5倍的市盈率创下内地企业在Hong Kong创业板市盈率的最高纪录。但由于其主业盈利能力差,连续两年亏损。
在寇纪淞结识了Apex的创始人季龙粉后,2002年10月,Apex突然披露,已向“中华数据广播”认购8000万股股份,占“中华数据广播”总股本的2成以上。2003年6月,身兼天津大学副校长的寇纪淞,无条件馈赠季龙粉54%的“中华数据广播”股权。
自此,“中华数据广播”划归Apex和季龙粉旗下,后者担当公司董事局主席至今,主业亦更改为Apex的电子消费品采购和销售。
但是,受公司主要股东拖欠长虹巨额账款一事牵连,“中华数据广播”自去年12月28日起停牌至今,2004年年报及2005年1、2季度季报也迟迟不见公布。2004年前3季季报或许是考量“中华数据广播”公司最后的尺度。
Hong Kong联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1、2、3季度,“中华数据广播”实现2.2亿港元的销售总额,是其2003年同期的十数倍有余。而2.2亿港元销售额仅给该公司带来了796万港元的净利润。
以2004年“中华数据广播”2500余万港元的净资产(未经审计)和3.18亿的总股本计算,其每股净资产尚不足0.1港元。而本次长虹获Apex质押的共计70.08%股权,仅仅对应着1800万港元的股东权益。对长虹而言,与40亿元相比,1800万港元实则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Apex恐难以现金偿还长虹巨债,料“中华数据广播”终会易主长虹。即使入主“中华数据广播”,其寥寥1800万港元的净资产,对长虹来说也不见得可以毫厘入库。
2004年12月28日停牌前,“中华数据广播”以1.44港元告收,并停盘至今。2005年已去过有半,尚无半条利好策市;而公司的主要股东与长虹之间债务风波渐紧,质疑猜测此起彼伏。
2005年年初,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去“中华数据广播”公司及附属公司的审计师一职。而“中华数据广播”在聘请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遭拒后,方找来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而包括寇纪淞在内的3位公司董事也“无任何意见分歧”,辞去董事职务。“中华数据广播”态势可见一斑,其复牌后恐难逢凶化吉,沦为“仙股”也在情理之中。
长虹套现“中华数据广播”弥补40亿的窟窿实非上策。若如部分市场人士所言,长虹借“中华数据广播”借道Hong Kong资本市场,也实非易举。
“中华数据广播”处身Hong Kong创业板,市值难逾5亿港元。盘子小、交投量低,难以迎合长虹这般内地家电领军企业的胃口。
在“中华数据广播”这一点上,长虹能够选择的只是“没有山芋”和“有一个烫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