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佳晶
徐少春:金蝶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转主板后,我们可以在广阔的海平面上飞翔,我们希望飞得越来越高。
7月11日,金蝶国际股东特别大会召开。
就在这次大会上,金蝶股东以全数通过撤销股份于Hong Kong联合交易所创业板的上市地位,并将随后在Hong Kong主板上市。
根据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2005年7月19日为该集团股份于Hong Kong创业板进行买卖的最后日期,并将于2005年7月20日以介绍形式在Hong Kong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主板股票编号为268。
金蝶国际主席及行政总裁徐少春对于股东对这次转板的支持深表感激。他表示,股东十分认同我们通过在主板上市,以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推进企业成长。
转主板夙愿已久
自2001年2月15日在Hong Kong创业板上市,金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中国本土高科技软件企业成为一家在Hong Kong上市的公司,这在国内开创了先河。
徐少春对金蝶五年来的快速发展感慨良多,据他总结,快速发展集中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和文化、核心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地位三方面。
按照Hong Kong联交所规定,早在2002年金蝶就已达到相关指标,具备转板条件。
2004年9月23日,金蝶正式向Hong Kong联交所主板上市科递交了转主板申请。当时徐少春表示,转板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决定,集团将利用转板的机会,促进整体业务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7月20日即将在主板的上市,徐向本报记者透露,金蝶已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实际上金蝶在业务上需要做的准备并不多,公司主要力量放在了再次加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比如这次董事会除了审计委员会外,增设了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另外独立董事扩大到4人,而且这4人都具有国际背景。
国际化梦在前方
在徐少春看来,集团转向主板上市最大的机会和好处在于,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性投资者选择投资金蝶,这是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所享受不到的优待。“我们将在新的平台上致力于提升金蝶国际的形象,扩大股东基础,提高股份流通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
中国本土市场十分广阔,尚存很多空白,金蝶为什么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金蝶一位高层作出了解释,“我们很清楚自身拥有本土优势,过去我们缺乏的是国际化优势。为提升竞争力,金蝶要以国际标准严格要求并管理自己。如今金蝶在亚太地区拓展国际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国际性客户的严格要求,反过来使我们在产品和服务能力上大幅度提升。由此看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金蝶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转主板后,我们可以在广阔的海平面上飞翔,我们希望飞得越来越高。”徐少春感慨万千。
转板后,金蝶将依旧聚焦在中小企业市场,其新的战略可以凝结为16个字,“产品领先、伙伴至上、主动服务、快速反应”。核心的思想就是凭借“中间件+ERP”的技术体系产品创新,同时通过培训、实施、运行维护等等服务型的业务支撑,使软件在客户端转变为实效和价值,并联合伙伴,建立产业生态链。
“未来五年,金蝶将矢志不渝,努力成为亚太地区中小企业ERP市场的领导者”,徐少春说,这一目标的确定是经过一番研究的,目前亚太地区这一市场群龙无首的状态正是摆在金蝶面前的一个机会。当然,徐也表示接下来的五个年头里,金蝶的主要收入仍将来自国内市场。
据悉,根据相关规定,Hong Kong上市的公司,在6个月内是不能发行新股的。然而金蝶却得到了一个豁免,徐介绍说,金蝶如果要投资并购其他公司,便可以发新股作为代价来实现收购。这意味着未来半年之内金蝶便具备收购其他公司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