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纷纷涉足中国电信增值服务市场,欲为他们全面进入中国电信市场寻找突破口。面对全线进军的外企,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政府部门,都要积极应对,为即将到来的挑战早作准备。
中国信息产业部规划司副司长钱庭硕于5月16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东盟信息通信研讨会上透露:至今年4月底,已有22家企业向中国信息通信主管部门提出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申请。这些企业所申请的业务都是增值电信服务,其中7家已获信息产业部《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两家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其余的正在办理之中。
中国电信市场已实现对外资全面开放,与基础电信市场门庭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企纷纷抢注增值业务专利,增值业务成为国外电信企业全面切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增值业务成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作为话音业务补充的增值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有预言,现在的增值业务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主营业务。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联通、移动都决定在2005年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打造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此时,相对基础电信市场而言,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进入门槛低的增值业务成为外资全面切入中国市场的最佳突破口。
电信增值业务门槛低是因为政策障碍小。根据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目前,中国电信业中增值电信服务和寻呼服务外资比例可以达到50%,移动和数据化服务外资比例也可达49%,增值电信服务的政策管制相对宽松些,其市场开放方式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模式。
此外,外资进入中国电信增值业务没有区域限制,不像基础电信市场最初仅限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之间开展。电信运营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单独在几个城市开展业务意义并不大。
其次,从事增值电信业务资金投入相对较小,投资回报率可观。与基础电信市场相比其收益会更快更多。外资运营商不会以重建网络的方式进入中国电信市场,因为新建网络成本非常高,而增值业务是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他通信设备开发的附加通信业务。其实就是一种电信业务外包,是一种电信网络、虚拟运营商及客户三赢的电信发展模式。低成本的投入加上目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必然带来丰厚的回报。
再则,增值电信服务市场前景美好。近年来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以手机SMS为例,2004年SMS全年发送量达到2140亿条,其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而且目前,许多增值业务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像彩铃、彩信、手机上网这些起步较晚的增值业务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
中国电信市场蕴涵巨大潜力,外资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增值业务市场,涉足于中国电信业其他市场是迟早的事。
“蛋糕被抢”福兮?祸兮?
中国加入WTO就必然有众多行业面临国外企业大举进入所带来的挑战,电信业亦不例外。
外企抢食增值电信服务这一块大蛋糕对电信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外资采取与中国电信运营商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电信市场,因此外资的进入不仅为电信运营商注入资金,还带来了各国运营商多年来经营电信服务的灵活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带动中国电信运营向更高质量成长,由以往的粗放型增长逐步向集约型增长转型,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将更加高效。
但同时,经营增值业务的运营商就面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外企进入中国电信市场参与竞争不可能打价格战,更多的是技术、管理、服务的一比高低。竞争力强的电信运营商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市场分额逐步扩大,而竞争力较弱的运营商将会面临被收购或退出市场的风险。
市场各方要及时探讨应对之策, 《电信法》应及早出台
大量外资进入电信增值服务市场,必将带来整个行业的变动。电信企业需积极应对挑战,增值业务提供商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建立灵活的应变机制,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增值服务。同时,要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自身竞争实力。另外,设备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商亦需做出相应调整,重视与增值业务供应商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联手做好增值业务服务。
《电信法》出台乃是当务之急。外资进入电信增值服务领域使其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加强,电信监管任务加重,电信监管必须依靠强有制的法律来进行,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电信法》,规范中国电信市场的法律规范主要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现在各大运营商的纠纷,基本上靠内部调整比较多。当外企全面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特别像增值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的行业,现有的法律规范就无法解决到时出现的种种问题纠纷。
《电信法》的出台来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电信企业的自身利益,也能确保形成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法律环境。
转自: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