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杯如火如荼地展开,手机电视服务也迎来了崭露头角的难得时机。
据外电报道称,德国T-Mobile、沃达丰等4家主要移动通营商已经开始在手机上测试电视图像广播,这次测试还包括世界杯足球决赛期间的电视转播,以确定用户需求、价格,以及推出什么样式的服务内容。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的世界杯将被证明是手机电视服务增长的催化剂,它将使手机运营商有机会展示在手机电视服务方面的成果,并测试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存在,手机电视仍然无法突破瓶颈,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显然,要想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手机电视服务仍需不断努力。
手机电视被寄厚望
其实早在2004年,手机电视业务就被各大移动通讯运营商看作是下一座金矿。到2005年,手机电视业务的商用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韩国的移动通讯市场上,由于市场趋近饱和,韩国移动通信运营商SK为了拓展收入来源,力推DMB标准手机电视业务。其不仅召集众多手机制造厂商组成手机开发协议会,以便集体开发类型丰富的手机电视产品,更与日本的移动广播公司联合斥资3.1亿美元发射专用卫星来传输手机电视所需电视节目,这种电视节目的音视频节目所呈现的效果相当出色,因此受到韩国消费者的青睐。
据当地市场调研预计,到2006年,韩国手机电视服务可以拥有220万用户,到2008年希望用户数可以达到600万。
在日本,NTT DoCoMo和KDDI这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也针对日本本土消费者推出了差异化的手机电视产品和服务。
美国市场上也是风起云涌。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Verizon、Sprint Nextel、Cingular也在发力手机电视业务,Verizon向消费者提供了很多的非实时的视频片断,而Sprint Nextel则提供了实时的如福克斯体育赛事报道、ABC新闻等精彩节目,另一大移动运营商Cingular也向消费者提供了视频业务。
有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年底美国的手机电视用户数达到了130万,2008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00万。
而在不可忽略的欧洲市场上,虽然现阶段手机电视业务要落后于韩国的发展速度,但是欧洲正在全面力推欧洲DVB-H标准,而最为重要的是,飞利浦、Vodafone等公司力推整合手机电视产业链的移动广播整合(BMCO)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在中国市场上,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也已经推出了基于各自网络平台的采用流媒体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在世界杯期间,ChinaMobile更是联合上海文广集团推出了2006德国世界杯中国地区手机电视节目,用户可以进入Monternet“掌上世界杯”栏目欣赏比赛期间的即时快报、实时评球以及每场比赛4分钟视频集锦等精彩内容。
随着手机电视业务如火如荼地在全球开展,手机电视被视为基于3G网络的下一代移动业务的杀手级应用,未来都被普遍看好。
问题重重亟待解决
市场研究公司IMS Research发布的《手机电视世界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全球将有1.2亿以上手机用户接收手机电视服务。北美将拥有最高的手机电视普及率,其次是亚洲。而诺盛咨询的研究报告也称,今年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50万,市场规模在1300万元人民币左右,到2008年,用户将达到5220万,市场规模将近13亿元。
即便有如此诱人的数据,但在众多专家眼中,手机电视市场仍然处于预热期。据IMS Research的一项报告显示,目前的手机电视业务发展面临很多困扰因素,包括技术、商业模式、资费等问题。
虽然包括终端手机厂商、移动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在内的整个手机电视市场产业链对手机电视市场这块大蛋糕垂涎不已,但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存在,创业投资机构对手机电视的投资因此也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
第一,消费者体验欠佳。
由于目前大多数运营商仍然处于试运营阶段,他们一般采用流媒体技术通过3G网络来传输手机电视节目,这极其耗费3G网络带宽,所以消费者体验并不好。 一些消费者称,最让他们不痛快的是,手机电视接收信号比常规电视机慢20秒。“甚至邻居都开始欢呼了,我还没有在手机电视上看到进球。”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只有17%的人希望在手机上看到电视节目,而44%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个人电脑上收看节目。出于对成本、画面和声音质量的担心,70%的人表示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在手机上看电视。
第二,手机终端问题制约。
要知道手机电视业务对手机终端的要求明显高于普通手机,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以及稳定兼容的播放软件是必须的,另外具有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以及有高分辨率和丰富色彩表现力的大屏幕也不可或缺。所以这造成匹配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终端价格过高,一般要高出1500~2000元左右,同时现在这种手机的类型比较少,待机时间也相当短,所以手机终端问题是手机电视发展的瓶颈,很难吸引普通消费者使用代价高昂的手机电视服务。
第三,差异化内容匮乏。
内容为王这个规律在手机电视市场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机电视的主要来源为数字电视节目,这种在大屏幕上表现甚佳的节目并不一定适合在手机的小屏幕上呈现。更重要的是,既然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数字电视节目,为什么还要为同样的节目再付一次价格不菲的费用呢?所以如果不能提供差异化的、适合手机平台播放的内容,那么消费者很难为同质化的手机电视内容付费,手机电视业务也就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由于手机电视服务的终端——电视手机的价格较高、类型少、成熟程度欠佳,且内容源与数字电视的节目高度重合,而同时,各国的政策差异以及DMB-T、DVB-H等手机电视标准的博弈考验,都意味着整个手机电视产业链仍显稚嫩,商业化速度仍然不足!
中国市场的特殊因素
曾有人自豪地宣称,手机电视将是中国3G腾飞的契机。但眼下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正如分析师张琰所说,“中国的手机电视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网络和终端都不能实现完全的商用。此次世界杯期间,手机电视业务提供的应该主要会以视频短片为主,完全同步直播估计不会。从技术、费用和内容来看,手机电视业务在世界杯期间不会有阶段性的飞跃发展。”
其实,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和全球性比较起来,除了相似之处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管制矛盾化。广播电视行业与通信行业相互扯皮的现象严重,缺少统一的监管体系。
国家广电总局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中对移动电视和手机电视业务各环节的许可实施规定中指出,无论是广电运营商还是移动通信运营商,只要开展视音频传播相关的地面广播数字移动电视业务、手机电视业务、流媒体业务,都要接受广电总局的管理,实行许可制。
所以,目前ChinaMobile等移动通信运营商尚没有拿到手机电视许可证,只能通过与唯一拥有手机电视许可证的广电系企业上海文广进行合作来运营手机电视业务。但因利益差异的存在,双方合作并不理想。
如业界所共知的,移动通信和广电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出发点,都存在着难以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就很典型。上海文广与ChinaMobile尽管已经宣布达成了合作共识,但目前各种迹象表明双方在实际层面上的合作并没有深入开展下去。两家仍然各自为政,为今后在手机电视市场上立足储备资源和力量。
综上所述,由于前进道路上“障碍”不少,中国手机电视市场仍处于导入期,大规模的发展尚需时日。
IDC报告就指出,在国内市场,手机电视是2005年以来ChinaMobile、中国联通大力推广的移动增值业务。但是目前该业务将受到网络速率低、标准不统一、手机终端价格高、节目内容少、费用高等因素困扰,短期内用户接受程度较低。因此,中国手机电视市场还需要2~3年的市场预热之后才能达到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