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强) 5月16日,Siemens通信集团宣布收购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后者所有产品将被纳入Siemens现有全球光网络产品线。从Siemens的OEM合作伙伴到被并购,光桥成为国内通信创业企业在资本领域破局乏术的又一案例。
成立于2000年的光桥,最初通过代理的方式,引进美国先进的电信设备,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加工,并以维护、调试等服务迅速获得市场。由光桥首先引进的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弹性分组环(RPR)技术设备,目前运营在国内十余个城市。而代表当前光网络发展方向的最先进的智能光网络(ION)的技术和设备也是首先由光桥引入到中国的通信网中。
技术和服务优势使光桥很快斩获5%的国内市场份额。同时,据市场研究公司Ovum RHK预测,在光桥领先的SDH光网络设备市场,2006年市场规模为23亿欧元,2010年将增长到31亿欧元。然而,潜在市场并不代表一切,资金困难成为光桥发展的瓶颈,并最终导致光桥被收购的结局。
对于光桥而言,要增加销售额,就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通信企业进行元器件采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较长的生产、投资回收周期,进一步加大了光桥的投资压力。随着收入的增加,光桥流动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光桥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银行只能给光桥做保理业务,也就是说,光桥用客户合同担保,从银行贷款进行采购和生产,收回合同款之后还贷。这些贷款审批慢,金额小,对于光桥而言,无异杯水车薪。
在2004年,光桥成为Siemens通信集团全球光通信设备贴牌供应商,其通信设备已经行销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主要包括德国、俄罗斯、南美、中东、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正是这期间,光桥的流动资金需求达到1.5亿元,现金流已难堪重负。
2006年年初,Siemens通信集团开始与光桥谈判并购事宜。5月,并购谈判结束。Siemens通信集团固定网络全球总裁翁克安指出,并购光桥使Siemens强化了在下一代SDH市场上的开发能力。而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健的评价,则带着国内创业企业的几许辛酸:“光桥的团队正期待着成为Siemens公司的一部分。凭借Siemens的全球网络资源优势,我们将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光传输市场赢得超常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