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WAP方式看起来还有http格式清晰流畅过瘾,但是15元的手机包月的资费对于普通消费者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还真是挺爽的!”第一次体验到手机上网的孙先生说,“以前一直听朋友说,现在自己也感受了手机上网乐趣。”
资费调整打开手机上网缺口
其实在北京、在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像孙先生这样开始使用手机上网的消费者,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方面是高分辨率、大屏幕的手机的出现有关,另一方面,运营商降低了上网费用,吸引了大量的中低端的普通消费者。
在国内,目前绝大部分手机网上的用户,使用的依然是WAP格式。而且由于运营商的大力推广,WAP格式依然是今后的主流。WAP相比其他格式,技术更加的成熟,费用也更加的低廉。但是,由于格式和界面相对简单,也使得WAP的网络应用,相对与HTTP市场,缺少更多的开发性和亮点。但是也有一项业务在WAP正在逆市上扬,成为市场的一大热门,它就是手机搜索。
手机上网潜力巨大
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仅去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就达到8468万部,其中超过87%的产品都具备了WAP浏览功能。而手机终端在加大功能的同时还保持了快速的成本下降趋势,也对WAP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预计到2008年,中国将有5.95亿手机用户,其中1.75亿是手机上网用户,有超过8000万用户是有价值的活跃用户。如此巨大的市场让投资者趋之若鹜。
移动搜索的应用是利用可上网的手机或者PDA,通过搜索引擎技术,让用户随时随地能够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个“嫁接”的市场涵盖了“上网手机”、“搜索引擎”和“丰富信息”三个关键词。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最新的研究显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已达到12.5亿元,预计2007年将达到56.2亿元。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4年全球搜索市场每年将以高达35%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到2007年全球搜索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这里提到的市场规模主要是指互联网搜索,因为移动搜索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发展空间不容小觑,毕竟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远远超过电脑。
虽然大多数的用户还并不习惯于手机上网,对于WAP搜索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主要还是资费的问题,一旦运用上可以放开数字业务市场,在自费上为手机网上开通便利,手机终端的网络化对于中国消费者,也并不不能接受的事情。”电信界的资深人士指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