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前,中国信息化市场大餐主要由1T厂商们分而食之,联想、ZTE、思科、Microsoft等中外软硬件厂商们群雄割据,混战不休。而今年,随着广州移动、电信等网络运营商的加入,市场格局更加激烈和复杂。
2005年7月,移动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Intel(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备忘录。政企三方决定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汇集各方才智,共创"数
字广东"。同一时间,移动公布了自己的信息化战略,提出了“信息化八项工程”,内容涵盖了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诸多方面。
8月8日,中国电信与思科、Microsoft、惠普、联想、用友等9家IT企业共同组成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成立。表明电信也开始介入企业信息化市场。
以移动为代表“移动信息化”产品与IT厂商的传统信息化解决方案成为市场上的两大发展潮流。
企业信息化之惑
谁能从市场中最终胜出,要由客户说了算。实际上,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客户有自己的顾虑。
“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建立自己所谓的“信息系统”,是不想劳民伤财。这两年也有很多厂商来推销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但是面对众多的解决方案,我们根本不知如何挑选。一旦我们决心购置了某品牌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之后,接下来就要聘请可靠的系统管理员、技术人员,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等等一大堆事情解决了,一切都可投入使用了,却发现当初购置的机器已过时了,而此时如果想买别的企业的产品,就意味着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你说我们还敢吗?” 潮州安鑫达糖果厂的林老板对记者说到。
不仅如此,许多企业家们对信息化建设有更为具体的困惑。“首先是门槛高,网络硬件不够好用、易用。好不容易给员工配备了电脑和网络,却三天两头出问题,不是电脑死机、硬盘损坏就是病毒,耽误时间事小,影响生意事大;其二,成本太高。又要购置电脑,又要布置线路,还要购买软件,首次配置的花的钱就不少,现在技术发展快,升级换代又要花一大笔钱。其三,采购不够方便。我们不是只买几台机器就满足了,我们最需要的是便捷的体验式、教学式采购,希望有专业人士来考察我们的环境、倾听我们的需求,帮我们做好培训,提供完善的售后支持和服务。” 佛山的企业家王先生对记者说, “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不太愿意轻易上马信息化建设。”
移动破局信息化
“由于电信运营商拥有网络和平台的优势,相对于传统IT厂商更适合扮演整合产业资源的角色,所以能为集团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某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一位信息化专家这样认为。
实际上,与IT厂商的传统信息化解决方案相比,移动信息化具备“低应用门槛,低应用成本,高便捷性”两低一高的特点,所以它更容易受到广大集团客户的青睐。
首先,应用门槛更低。手机作为信息终端比起PC普及率更高,能让客户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永远在线,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和服务;
其次,更省钱。SMS提供了一种更加省钱的信息获取和服务的方式,GPRS/EDGE移动信息基于流量的收费能够使客户按需使用,用多少算多少。
最后,使用更方便。事实上,针对本地客户信息化的特别需求,广州移动除制定了包括企业门户、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办公管理、生产控制、物流管理在内的一揽子的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外,还专门为客户提供特殊的增值服务。客户甚至不必购买任何的硬件和软件,只需通过租赁就可以使用所需的业务。另外,广州移动还为客户提供软件安装和培训服务,以及完善的售后支持和服务。
据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移动在“Monternet”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了针对集团客户的“天下英雄” 合作计划,旨在携手包括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终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在内的更多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力量,优势互补,合作多赢,为企业客户提供优秀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移动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平台,整合和利用最新通信技术和各类应用/服务,融入管理元素,为社会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农村、院校、社区、社团、家庭、个人等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产品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通过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教育金融部门都将能通过手机和SMS等方式以更低成本更便捷的获得广州移动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和信息化解决方案,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并改善管理和收益水平。
据广州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移动已开发了包括集群网、集团彩铃、小区SMS、企信通、集团移动总机、企业无线上网、移动office、移动数据中心、互联网专线等数十种企业客户标准产品,形成了移动企业门户、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移动供应链管理、移动办公、移动生产控制、移动物流管理六大类标准应用。通过提供通信标准化产品、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移动信息化服务将帮助客户实现在“服务营销”、“生产控制”、“移动办公”等领域的全面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