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兵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日前指出,在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竞争中,一些扰乱手机市场秩序的行为,给中国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威胁,严重扰乱了中国手机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为此,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决定从2005年
11月中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手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王秉科表示,中国手机产业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手机生产制造大国。2004年,中国手机产量为2.4亿部,占世界产量的35%。中国生产的品牌手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住了脚跟,去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2005年,中国手机产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1~10月全行业共生产手机2.3亿部,同比增长22%,其中国生产的品牌手机企业生产4540万部。
当前国内手机市场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一、部分地区存在非法冒牌、拼装、翻新手机的工厂,他们没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制造伪劣手机,冒用国家入网标志,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二、走私手机充斥国内市场,对国内手机生产商造成很大的威胁。每年走私水货手机在1000万部左右。由于水货手机逃掉了17%的增值税,又没有售后服务投入和市场品牌投入,使得其价格要比普通手机的价格低30%左右,极大地冲击了国内手机市场。三、二手手机市场混乱,严重影响了手机销售商的正常经营秩序。四、手机质量有待提高。2005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受理的有关手机的投诉占各类总投诉量的9.6%,高居投诉首位,平均每10起投诉里就有一起是关于手机问题的。
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决定从2005年11月中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手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的目的是使走私手机的违法活动———非法生产、经营冒牌、拼装和翻新移动电话机产品等行为得到遏制;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手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工作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企业生产领域,坚决查处非法的没有国家生产许可的冒牌、拼装、翻新手机工厂,并打击伪造、冒用证书和标志的违法行为。二手市场领域,主要清理取缔无照经营,依法整治手机交易及二手机交易市场秩序。这次整治具体提出了部分地区需要整治的重点市场,它们是:北京木樨园、公主坟通讯市场,广州文园通信市场,深圳华强北远望通信市场,成都太升南路通讯街,石家庄太和电子城等市场及周边的非法交易场所。除进行生产、市场领域的整治外,还包括严厉打击走私手机和销售走私手机的行为,加强对手机的税收征管,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管理,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和手机“三包”责任的落实等。
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将协助做好进网许可甄别、移动电话机生产项目核准确认等工作,要对移动电话机进网许可证、许可标志真伪进行检查和鉴定,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信息产业部还要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从事移动电话机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市场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查处经销非法冒牌手机、拼装和翻新、走私没有或伪造冒用进网许可证、许可标志的移动电话机产品的行为,对违规违法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