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对于在手机实名制上运营商的沉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范玉钟向新浪科技表示,手机实名制一旦实行,运营商必须先向自己的渠道“开刀”,否则手机实名制仍然只会停留在炒作阶段。
与范玉钟持相同观点的电信专家不在少数。
在近日著名电信行业专家阚凯力的表态中也鲜明的提到,“推行手机实名制,其中一大障碍是经销商。目,出于图利的目的,一些经销商执行实名制不一定十分严格,甚至会蒙混过关。”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放号渠道大致有三种类型:自建营业厅、合作营业厅和授权代办点,而且在放号的量中,授权代办点和合作营业厅占据绝对多数。
范玉钟表示,运营商对渠道的考核,最关键的指标是放号量,这就刺激着渠道要不断增加放号量。这个时候,虽然手机实名制的舆论压力很大,但是渠道是“唯利是图”的,他们只关心如何完成考核指标。
“让规模如此庞大的电信企业,不要片面追求收入,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是可以的;但是让一个授权代办点承担社会责任,是很难想象的”,范玉钟说。
据有关统计,在两大运营商的用户中,目前没有实名的用户比例非常高,其中包括ChinaMobile的神州行及联通的如意通、如意133等,据专家估计这批用户数量在1亿以上。
“手机实名制的实施还包括已经放号的用户,对于这批用户而言,实名制登记对于渠道的压力就更大了,对于如此庞大的未实名用户,运营商不能采取惩罚型措施,只能是奖励型措施”,范玉钟说。
“不能说用户不来实名就停机,这种惩罚型措施万万不行,但如果采用,来实名的用户赠送话音、新业务、服务等的奖励措施,效果就不一样了。可以看出,要想让渠道有动力实施实名制,运营商必须给予巨大的投入。”
“虽然投入巨大,但是运营商必须能够站出来,承担起‘净化环境’的社会责任”,范玉钟表示。据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韩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实施了手机实名制的相关政策。(曹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