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管局提示:因参加中非论坛宾客离京,6日机场高速路采取交通管制。往返机场请提前出行并绕行货运北路、机场北线、京承高速路。谢谢!电话122”——北京的手机用户也许还会对刚才这条SMS记忆犹新,这是中非论坛期间,10086在11月5日给广大用户发出的温馨提示。在随后的11月7日,一条写着“热烈庆祝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圆满成功!诚谢广大市民热情友好参与、支持和配合!北京市委市政府”的SMS,又飞进了百姓的手机里。
“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我没齿不忘,假若有来生,我愿化作一把小藤椅,立于三尺讲台,在您累了困了时,能坐下歇歇!”——这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们的问候;
“一轮月,两盏灯,三杯酒,四季香,五更天,六弦琴,七尺梅,八仙桌,久不忘余音
绕梁,实在是清福。祝你中秋节快乐!”——这是中秋节人们的致意;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不能满足,但要知足。”——这是朋友间友谊的传播。
如今,手机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尤其是当政府公务部门也利用SMS与市民沟通时,手机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SMS契合东方文化
世界上第一条SMS是1992年在英国发送成功的,从此SMS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开通手机SMS业务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SMS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其发展变化之快,令人叹为观止。据信息产业部官方统计,2005年则达到3046.5亿条,国内平均每个移动通信用户平均774条。可以说,中国SMS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使用率极高。
SMS的普及,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用户,非常热衷于通过SMS沟通。据零点调查公司2004年在全国10个城市、9个小城镇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18-24岁这一年龄段的用户中,有33.64%的消费者曾经定制过SMS服务。调查显示,SMS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占被访者的66.5%,闲聊、谈正经事和一般的幽默笑话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0.1%、59.6%和51.2%。根据SMS内容的目的与用途,SMS内容可分为五大类:谈情说爱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幽默风趣类和工作沟通类。
悄然兴起的SMS文化应该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从宏观上看,是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分不开的;但具体到社会特征上,SMS文化具有天然的契合东方文化的文化特征。一方面,SMS文化是不喜张扬的,SMS比电话更有分寸、更为礼貌。在收到SMS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SMS这种更为善解人意,更尊重对方意愿的特点,契合了东方文化含蓄、内敛的本质。另一方面,SMS文化在语言形式上也更适宜于东方文化。用SMS传递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东方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得以广泛流行。
“黄段子”:信息领域的罂粟花
知名出版人、书评家和语词收藏人黄集伟认为“SMS语文”一般只说小事儿,不说大事儿,是一种的休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世风博览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让隐藏在老百姓中的各种民俗和世风潜移默化地以文字的形式固化和传播开来。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黄段子”竟然成了手机中的常客。当人们打开自己的手机,接收SMS时常常是一点也快乐不起来。笔者的一位同事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五六条黄段子,她说这些黄段子用“狂轰滥炸”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对始终在生活中寻求快乐的现代人来说,现代人所痛苦的不是快乐的难求,而是快乐的高成本和自己获得快乐的方式是否为社会所包容和推崇。曾几何时,当手机作为标榜身份和地位的招牌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砖头一样的手机靠在耳边狂呼一气,一直是一部分人获取快乐的最佳方式。而当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变成时尚族挂在胸前的“玻璃坠子”之类的装饰物的时候,不是脏话胜似脏话的黄段子,以铺天盖地之势取而代之,就像罂粟花一样戕害着人们正常的审美观。可悲的是,不少人还对这种“快乐”趋之若鹜。看似好玩好笑的东西,却在不知不觉地将“民间语文”蒙上一层“流氓文化”的色彩,从富于活力的“绿色”变成了“黄色”。
主流文化应包容消费文化
弘扬主旋律的主流文化并不是将消费文化推到对立面上,而是与之形成了默契,主流文化并不完全否定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文化也不一定会排斥主流文化。建设一个积极和谐的文化环境,既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要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手机SMS,作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播形式就是老百姓和青少年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这一广泛传播的“消费文化”,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简单地说,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基于大众对这一文化形式的接受认可,通过内容的创新和引导,刨除不良信息,传播先进健康的思想文化,倡导一种新的“民间语文”模式,以有趣对抗无聊,以健康对抗庸俗,重塑SMS市场的风气,为“拇指文化”的扩展与生长创造一个健康明净的大环境,树立起一种新的主流SMS文化风尚,为倡导健康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今年春节不送礼,发条SMS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我要悄悄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但愿积极健康的SMS文化能让我们的生活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