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电信专家、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进良给新浪科技发来文章,其认为,TD终端成本决定中国3G成败,并认为TD的手机成本将会远低于WCDMA,因此,为了迅速把TD手机价格降低到现有GSM手机的水平,他提出五大具体政策建议,甚至建议实施购买TD手机抵个人所得税等政策。
TD终端成本决定中国3G成败
李进良表示,WCDMA实际运营中给运营商带来巨额亏损的关键原因在于手机的成本居高不下,成因取决于其内在技术体制,这是难以在短期内克服的。和黄3G运营6年的巨亏主要就是因为手机补贴带来的。ZTE的3G手机之所以被引入和黄的3G市场现又进入BT市场,沃达丰也急切地与Huawei和ZTE在3G手机上合作,降低手机成本是其最主要的战略意图。3G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是在手机成本上,这是现在所有从事3G业务的运营商的共识。
他认为,中国应当选择TD的最根本理由正是在终端成本低,将会使运营商最终获利。TD可以给手机成本带来大幅度降低空间的原因如下:
- TD码片速率低很多,致使芯片成本低很多;
- TD不用双工器和大功率线性功放,可简化射频电路,使得手机成本较低。
- 中国企业拥有更多TD专利,在专利费上不会受到国外的制约;
- 中国在TD手机产业链上远比其它技术更占优势,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会发挥得更加充分等等。
TD资费和终端价格很重要
李进良表示,显而易见,TD的手机成本将会远低于WCDMA。为了迅速把TD手机价格降低到现有GSM手机的水平,他提出五大政策建议,其中之一就是策划市场营销。
他认为,TD运营成功的关键:第一是资费,第二是设备价格特别是终端价格,第三才是TD适合数据业务的技术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市场营销策略,融资途径,低资费与手机补贴办法迫在眉睫。既要加速开拓国内市场,一统华夏;又要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力争三分天下。
他说,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 Law)指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首先按预期的网络规模定低价,以迅速促使用户规模增长,从而带动网络价值提高和设备成本降低,以达到预定的低价。若TD一统华夏,形成全国规模的巨型网,其产生的网络价值,必然会创造极其高超的效益,让用户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享受全面的信息服务。由于T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价格比高,成本很低,完全可以采用移动网资费比固网还要低的运营策略,以迅速扩大用户,使其技术优势快速转变成市场优势。
建议放开TD终端的生产许可
关于政府应该如何支持TD,李进良建议,作为对TD最有效的支持,中国政府应当为TD手机大规模生产创造条件。
他说,应当象VCD一样尽可能放开TD终端的生产许可,使尽可能多的厂家介入到TD终端的生产和竞争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国“人海战术”的优势,克服TD终端生产的瓶颈。应当使TD终端普及的通道尽可能地顺畅,把一切可能的障碍全部清除。这样才能保证供需平衡,避免供不应求,从而拉高终端价格的的局面,通过实际市场竞争保证其成本的绝对优势。
运营商可大批量定制TD终端
关于TD终端厂商如何迅速形成一定规模,李进良建议,要在现有40多款手机的基础上,政府鼓励并资金支持与运营商结合开发TD/GSM、TD/PHS与TD/CDMA等全频段双模或三模芯片和手机,以适应ChinaMobile、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现有2G网络的过渡与漫游。且速率要达到384kbps,形成高、中、低完整系列。
他还表示,应通过运营商大批量定制TD终端以启动大规模生产,促进厂家的适度竞争,使价格迅速降低到GSM终端的水平。
应实施网间手机号码携带政策
在其它政策方面,李进良表示,从中国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来看,部分城市用户已经接近饱和,高端用户已经绑定在现有2G网内。对于由固网运营商转变的新移动运营商,将面临剩余容量太少和高端用户转网障碍的双重困难,不利于其发展。因此,应实施网间手机号码携带政策。
他说,实施网间手机号码携带政策将改变原有格局,使新老运营商之间建立公平、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环境,避免老运营商利用技术壁垒把手机用户束缚在自己的藩篱下,促使竞争由单一的价格战转换为价格、业务、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鞭策新老运营商去拼命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设新式业务,形成你追我赶激烈竞争的精彩场面,来争取手机用户,扩大手机群体,从而保证消费者利益。
建议实施购买TD手机抵个人所得税并奖励生产TD手机等政策
李进良甚至表示,为了激发人民购买使用TD手机的热情,建议制订货款抵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对高、中、低成套的全频段单模、双模手机不同的档次、款式,按低档机定特低价,只允许保本或微利;高档机定特高价,有较高的利润,借以弥补低档机初期的亏损。并对企业生产TD手机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他最后表示,水能载舟,TD之船最需要人民的支持才能快速行驶,而最优惠的政策就是动员群众普及TD终端最好的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展望2007年,只要TD在中国率先占有市场,其先进性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就有可能使TD在全球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