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铭 记者 王臻
“单相收费”渐行渐近,但移动和固网运营商间、移动和联通间的利益平衡,网间结算问题仍是三大阻力。
“单向收费”难题难解
几方利益难平衡
汤铭 记者 王臻
呼吁多年的“单向收费”终于有望成为现实。1月25日,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公布了其最新的资费调整方案,其用户从2月1日至6月30日间,可以享受接听本地呼叫免费的政策。1月31日,北京移动宣布,将从2月8日起推出名为全球通“畅听99”的套餐,其中被叫服务完全免费。
同时,原先一直对单相收费持否认态度的主管部门也开始“松口”。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2007年工作会上表示,信息产业部将进一步推进资费改革,鼓励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呼吁多年的手机“单项收费”渐行渐近。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单向收费使运营商间的分成麻烦,而双向收费对消费者不公平。阻碍单向收费的最大问题是观念的转变,运营商传统的思维模式仍旧是以经营者角度考虑,还没有真正以消费者为核心考虑。
政府默认还是企业擦边球? 本报记者向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资费处问询,广州移动与北京移动本次活动是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资费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该是获得了广州和北京两地的监管部门以及物价等部门所批准的,但之后这位工作人员又马上要求记者最好去信息产业部新闻发布部门核实求证。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由于单向收费在中国目前的通信资费政策中被禁止,所以虽然很多套餐优惠得已经接近了、甚至变相实现单向收费,但谁也不敢给自己扣上“单向收费”这顶高帽。所以广州移动和北京移动这次推出的接听免费的话费政策,也仍旧冠以“话费优惠套餐”的名头。
两个运营商推出的接听免费的资费调整是否会只是一个短期的市场行为,目前还不得而知。当记者问到6月30日之后接听本地呼叫免费的政策是否还将延续,广东移动10060的客服人员表示还不清楚。
记者在对移动用户的采访中发现,真正支持单向收费的移动用户,大都是那些每月缴纳固定月租费的用户。他们表示,除了单向收费,高昂的漫游、长途费用也受是他们所关注内容。实行单向收费,可以说只是打开移动通信资费改革这块坚冰的一角。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说,目前,各地移动运营商中有50%左右已经实现了单向和准单向,即使双向收费的也在往低资费方向发展。简单宣布双改单是不现实的,但政府鼓励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在过去的几年,移动和联通为争夺用户,纷纷打出各种准单向收费,甚至是变相单向收费的“擦边球”。以联通为例,曾经在北京市场上推出的一款被叫套餐,两月内至少消费133元,被叫免费。在北京以外的地区,类似的优惠活动更是举不甚举。有专家认为,从目前许多众多准单向收费套餐来看,已经相当于实现了单向收费,这种套餐的方式正在逐渐深入人心,这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移动电话单向收费的作用。
“单向收费”难在哪里? “单相收费”呼吁了多年,何以最近才被主管部门默许?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平衡,移动和联通两大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平衡,网间结算问题是三大阻力。
“单向收费了,谁还用固定电话啊?本来双向收费,固网运营商的日子就不好过,单向收费了,压力就更大了。”北京网通一位工作人员说出了固网运营商的处境。
中国现有资费标准照顾了固网运营商的利益,固话打手机实行双向收费,双方各取所得;手机打固话却是单向收费,因此移动运营商要为此向固网运营商结算部分费用。而单向收费必然会削弱固网运营商的竞争力。
中国联通副总裁李正茂却道出了运营商的困难,“单向收费不是哪一家运营商可以单方面改变的问题,因为它既涉及移动运营商,又涉及固话运营商。”。
“实行单向收费后,要改变现有不对等、补贴式的结算模式,意味着中国电信行业有可能出现竞争主体实力差距扩大、行业竞争不充分的局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卢奇骏如是说。
分析人士认为,实施单向收费后,由于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用户基数不同,用户数量众多的ChinaMobile投资总量会更大,移动和联通势必会进行被叫结算来平衡利益,主叫方所在网络向被叫方网络运营商支付部分费用。而联通用户拨叫移动用户的几率远大于移动拨叫联通,联通需要向移动交纳更多的结算费用。因此中国联通受到的影响将更大,继而影响到整个竞争格局。
一直反对单项收费的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指出,中国不同网络、不同地区及不同运营商所属通信品牌提供的服务和实际资费并不统一,在主被叫双方是不同的运营商时,单向收费会使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并进而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互联互通,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单向收费后,移动运营商之间也将发生强者更强、弱者愈弱的情况。”Frost&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这样认为。
奚国华说,如果实行单向收费,固定网和移动网的双向结算问题必须解决。他表示,从长远来看,双向结算是合理的,要找一个合适时机,等固网运营商拿到移动牌照,将实行双向结算。
评论
“单相收费”路还长
长期以来,要求推动“单相收费”的呼声不断,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目前在移动运营商积极推动,政府默许的情况下,单相收费要全面推广路还长。
至今,政府没有明确开放单向收费的政策,因为如果强力推行单向收费,会涉及到结算等困难。“单项收费”推行,涉及到整个电信资费的改革,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就得看企业的作用了。正如杨培芳教授所说,单向收费使运营商间的分成麻烦。在各方呼声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仍旧是运营商的垄断意识,以及缺乏市场化改革在作祟。
从十年前就开始被各方讨论,到最近才露出端倪。手机单向收费背后所展示的是复杂的链条。这些复杂的关系注定了“单相收费”并非只差那一纸批文,或者通过几个资费调整方案就可在短期内实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摆在手机单向收费的问题面前,仍是一条漫漫长路。(文/汤铭)
背景:国外的资费情况 双向收费方式大多存在于固网中市话话务量难以测量的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在采用单向收费的国家,不同的电话号码将用于不同的移动网络,以提醒固定电话用户他们给一个移动用户打电话时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现在实行单向收费的国家目前已有数百个,欧洲已经基本上都实现了单向收费,还有印度和日本等国家。
阿根廷、以色列、秘鲁、墨西哥等都曾考虑双向收费转向单向收费的改革,这些改革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例如美国就是从双向到单向又回到了双向。
在一些国家,实施单向收费是为了更高的移动通信用户的普及率。墨西哥有“双改单”改革成功案例,其电信管制部门于 1999年5月1日批准实施双改单资费改革,仅一年时间,移动用户普及率就从1999年的 3.43%上升到2000年的10.63%,对墨西哥的电信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