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手机广告真的是潜力无穷:首先,移动共有2.6亿手机用户,联通则拥有1.4亿CDMA和GSM用户。更重要的是,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凭借对用户资料的掌握,能够实现对用户群体的细分,寻找到广告有效的目标群体。这种用户数据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优势是其他非移动运营商所不能获得的。其次,分众、定向、及时、互动是手机广告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可以让手机广告根据不同的用户特性和偏好来传递一些有针对性的广告,并且能够智能更换广告,以确保广告的精确性,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还能够有针对性的满足用户一些暂时的要求,让手机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想要的广告资料。
但事实上,手机广告真的能如此顺利的进行吗?现实中,不少人对传统媒体的广告都避犹不及,电视上强占时段播出的广告几乎成为垃圾时间,报纸广告版面也成为阅读率最低的区域。而遍布城乡、铺天盖地的非法小广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从购买手机起,垃圾SMS、强制SMS、垃圾广告就成为每1个用户最大的困扰之一。在这种形式下,想让手机用户主动收看广告无疑是痴人说梦。
即使移动、联通提出了用话费进行补偿,但是因为阅读WAP类广告,手机用户还必须支付上网费用,致使很多广告并没有被浏览就被随手删除。现在并没有很明确的给出区分移动、联通广告与垃圾广告的方法,随时都有可能上当受骗。在没有解决垃圾广告、非法广告、虚假广告横行的今天,手机广告很可能沦为一场闹剧。
(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