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ChinaMobile、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估算,2007春节假期中国手机SMS发送量预计达140亿条左右。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春节给亲朋好友发SMS成为人们的拜年方式。但郑女士春节回来上班时却发现,除夕时给同事发送的SMS,明明显示了“发送成功”,对方却没收到。对此,手机网络运营商的回答是,“只要发送者的手机上显示‘发送成功’,该SMS就会计费。”而相关律师却表示,SMS未被成功接收应由运营商埋单。
记者调查:拜年SMS发送失败率高据了解,北京市除夕拜年SMS发送超4.5亿条,人均发送30条。但记者发现,SMS发送显示成功,对方却未收到的情况极为普遍。消费者王先生除夕当天给同事们发送了100多条祝福SMS,手机均显示“发送成功”,但上班见到同事后才知道,至少有40条SMS对方并未收到。但当他向运营商客服咨询时才获知,只要手机上显示“发送成功”,SMS就已被计费。而记者调查发现,跟王先生同样遭遇的消费者极为普遍。“除夕发SMS总是网络繁忙,好不容易发出去了,对方还没收到,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感情。”消费者李先生愤愤地表示。
运营商表态:SMS发送成功 不以对方是否收到为准记者拨打几大手机网络运营商的咨询电话,得到的答复都是,“SMS发送成功是以发送者的成功发送为准,至于对方收没收到并不是衡量标准。”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条SMS由发送者发出后,要经过发送者的网关发送到接收者的网关才能被接收者接收到,而计费系统则设在发送者的网关,因此,只要显示发送成功,计费就会产生。他告诉记者,出现发送者显示“发送成功”,对方却未收到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接收方所在位置的通讯状况不好造成的,如信号不好、网络繁忙、网络故障等问题。另外,记者电话咨询时,接线员介绍说,移动的消费者可以在三天之内拨打咨询电话或登录网站查询SMS的发送情况;而且有时手机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比如,使用联通号码的手机如果关机48小时以上也会收不到SMS。
律师说法:SMS未收到应由运营商埋单岳成律师事务所的邓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网络繁忙、信号不好等原因都应该由运营商来负责,而不应该将这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选择运营商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合同关系就已经成立,如果运营商因为网络技术等问题不能给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他建议消费者,除了司法途径,还可以通过向运营商客服中心和上层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刘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