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浪潮集团将被替换的原有标识

图为浪潮集团全面上线的全球新标识
4月18日起,浪潮集团将切换其使用了23年的企业Logo,新标识“Inspur浪潮”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推出。当天上午,新浪科技就换标的一些细节对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进行专访。
他告诉新浪科技,切换标识的原因之一,是如果在海外采用浪潮的中文拼音“langchao”这一标识,需要相当长时间和巨额广告费去建立,另外,由于是汉语拼音拼写规律,在国际上是否容易被记忆也是个问题。
由于这次切换需要经过全球各主要语言文化的检验,浪潮整体项目前期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准备。不过,切换标识的整体费用尚未完成统计。孙丕恕也坦承,新标识的接受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过渡期,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新浪科技:这次浪潮集团切换标识的初衷和原因是什么?
孙丕恕:标识切换是浪潮“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化所至;推出新标识是为了适应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企业文化。浪潮一体化战略深入发展的需要;换标是各项战略不断深化的阶段性标志,是浪潮将长期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计算平台产品与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过程中形成的理念的高度提炼。
新浪科技:切换大致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到何时完成切换?计划中的花费是多少?
孙丕恕:浪潮品牌新标识及理念是由国际顶尖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参与规划、设计。由于此次项目需要经过全球各主要语言文化的检验,整体项目用了三年的时间。至于项目费用方面,单是交给咨询公司便两三百万的费用,其它一些品牌切换等费用还未完成统计。
我想新标识的接受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过渡期。不过由于此次我们是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因此这个过渡期并不会很长,相信更多的人会很快熟悉我们的品牌新标识。
新浪科技:为什么要启用“Inspur”为英文新标识?它如何与浪潮进行关联呢?
孙丕恕:浪潮品牌新标识“Inspur浪潮”的品牌内涵寓意着创新和不断进取,代表“创新的浪潮”、“不断进取的浪潮”。它是浪潮创造的一个单词,是由Interbrand经过三年的时间进行规划、设计的。浪潮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企业,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并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Inspur” 源自“Inspire”,有鼓舞激发的意思,同时又包含了“spur”,就是不断进取之意,这与浪潮在技术创新不断进取、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追求有很好的内涵契合。
新浪科技:浪潮当初有没考虑采用汉语拼音“LANGCHAO”为英文新标识?
孙丕恕:首先,汉语拼音构成的品牌名称给人以很强的地域色彩,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给人以强烈的地域文化,这并不利于浪潮向国际化市场进军。
其次,英文背景的人发音与汉语拼音出入较大,他们往往会发出“蓝寇”、“狼抗”等读音,容易引起歧义,在我们项目作业的国际团队里,就有这样的误会,说浪潮被误认为是国际化妆品品牌“lancome兰寇”,这方面海尔haier是个巧合;
另外,“langchao”的意义联想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和巨额广告费去建立,另外,由于是汉语拼音拼写规律,在国际上是否容易被记忆也是个问题。
新浪科技:那为什么考虑启用一个陌生的新创词为新标识?
孙丕恕:能在法律上得到保证,能够取得注册,这是所有商标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为了确保品牌名称得到顺利注册,在命名时要进行周密的法律调查,是否符合各个注册国商标法的要求,是否有同名品牌存在。由于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因此,无论是域名还是商标6字母以下的组合已经很少有剩余资源,现有词汇中意义尚可,并能够注册的名字已经绝迹。
在全球所有的品牌命名中,总的趋势就是采用新创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占23.49%、新创词占57.79%、普通词汇占18.72%。例如:INTEL、Pannasonic、Motolola都是新创词。
新浪科技:浪潮新标识中为什么没有了图案标志?
孙丕恕:作为一种功能性设计元素,图案对于需要瞬间识别的汽车行业和需要视觉丰富的消费类产品发挥着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