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G合伙人李建光谈Web2.0创业浪潮
视频回放地址: rtsp://202.108.34.60:554/0606/lijianguang.rm主持人说:各位网易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网易科技首席V系列访谈的第二场,我们请来了IDG VC合伙人李建光先生。
李建光说: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网易跟大家交流。
主持人说:现在我们的访谈开始,请李先生主要谈一下IDG眼中的理念和IDG的创业浪潮。我们知道IDG比较早的进入国内,想问李先生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投资多少个项目?
李建光说:我看了提纲你们把我归类为老牌的风险公司,的确我们进入中国市场非常早,我们92年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风险投资,到现在已经是14年的时间了。在这14年前前后后我们在中国总共投资超过150家企业,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创业投资。
李建光说: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比较集中在大的所谓的IT领域,过去我们投了很多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增值业务公司,也有一些所谓的芯片设计等等。始终是做这方面的投资要跟着市场所谓的浪潮。比如说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时候我们投了很多互联网公司,最近你刚才提到的Web2.0是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应该说是始终是VC投资的最热的领域。IDG也不例外也在这方面投了不少的公司。
主持人说:在国内你也打拼了这么多年,您觉得有什么样的收获吗?
李建光说:我觉得IDG在中国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我们摸索出跟中国的创业者和中国的企业家大家共同工作共同合作的途径,我们的的确确懂得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跟中国的创业者一起合作,大家怎么分享一些不同领域的经验,帮助这些创业者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获得我们的回报。我想这是我们这些年最大的收获。
主持人说:IDG也投了不少Web2.0公司,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Web2.0呢?
李建光说:我个人觉得在整个投资理念方面相对趋向于保守。我记得上次在北京专门有一个关于Web2.0的会,当时在会上我的观点是实际上在Web2.0的投资方面很显然存在着泡沫。现在的那些Web2.0到目前为止很少甚至没有几个公司有很清晰的商务模型,大家还是先通过一个途径把人气聚起来的道路。
李建光说:我可以预言今天的Web2.0跟原来的Web1.0有非常相似的之处,有挤压把不好的公司排出去,有一个整合的过程。最终有少量的公司才可能真正的在市场上取得成功。IDG也不会忽略这个领域,我们投了很多公司,比如说大旗、土豆网,包括原来3721是周鸿祎做的360.com我们也都有投入。
主持人说:你觉得Web2.0某种程度上受泡沫的成份,赢利模式也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您选择这个公司是因为他们的赢利模式已经比较好或者是比较清晰吗?
李建光说:没有。我觉得对我们风险投资者来讲,有的时候你是面临挺大的困境,这种困境在于当一个新东西出现的时候,你没法预测他的未来到底是好还是坏,包括互联网刚刚出现一样,包括网易也是一样,网易刚开始也没有赢利模式,很多Web2.0的公司很像Web1.0的公司,这里面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我们叫将来会成为伟大的公司。但是,到底是哪一个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说不清楚。所以,我刚才说很矛盾,就在于面对这样一个新事物,出现新的技术、新潮流的时候作为一个风险者你不敢不去投,因为不去投你可能丧失巨大的机会。
李建光说:第一,我们相信目前的Web2.0有泡沫。第二,我们相信从Web2.0一定会成长一些伟大的公司。第三,作为我们投资者来讲,我们也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我们希望将来出现伟大的公司里面有我们的投资项目。
主持人说:您觉得在投资Web2.0的浪潮和当年98年投资Web1.0的浪潮有什么不同吗?
李建光说:我觉得太像了,从投资人的角度,从投资人的热情和创业人的热情,目前的Web2.0跟原来的所谓的Web1.0完全是太像了。其中有一个特点我们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有一点不同是那个时候所谓的Web1.0当中国兴起Web1.0的创业热潮的时候,实际上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当成功的公司。
李建光说:举个例子,当Sohu.com包括网易、新浪出现的时候,在美国已经有Yahoo!,Yahoo!已经上市了。比如说当当在做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类似的公司,比如说携程在美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公司。所以很多Web1.0的时候,中国很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抄袭美国,某种程度上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式。
李建光说:Web2.0的模式我们跟美国发达国家,甚至在互联网我们在走到同步,大家都不知道在探索。实际上我们跟他们一样大家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没有东西可以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Web2.0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我们自己在商业模型上我们自己要有创新的东西出来,我们说的是总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创业人的角度来讲。
主持人说:到目前为止您寻找到比较好的Web2.0公司的赢利模式了吗?
李建光说:另外,通过一些Web2.0的分类、聚合加一些新一代搜索的技术,实际上是把所谓的受众更具体化。这样的事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比过去那种门户来说相对比较大至少它可以赚一些广告收入。我们讲有一些东西,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型,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它可能依靠别的公司的变化。
李建光说:比如说大家比较清楚的Tencent QQ,如果没有移动等值业务的发展,它很可能到现在也很难讲怎么赢利,包括搜索公司,如果不是Google发明了排名公司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觉得是商业模式一个方面是作为创业者包括我们VC大家要去共同思考,只有创新的探索。从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整个宏观经济和其他技术进步,到底可以创造什么样的机会。
李建光说:我感觉是挺漫长的过程,不会说马上哪一个Web2.0公司突然找到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赚钱的模式,肯定是一个挺长期的过程。所以,如果对创业者有什么忠告的话,我可以说在Web1.0的时候,怎么讲呢?具有很清醒头脑知道怎么样节省自己的资源,知道怎么样使自己的公司在市场上存活的更久。
李建光说:如果现在Web2.0的公司现在头脑发热投入大量的资金,快速的消耗自己的资源,很可能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是最先死掉了,而你死掉了往往把未来的大机会错过了。
主持人说:是不是像你说的比市场有比较清晰把握的Web2.0的项目有可能能够获得IDG风险投资的青睐呢?
李建光说:如果对我来讲。第一,我要看一个Web2.0的项目,我要看创业者到底在思维上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比如说人们做什么的所谓的社交网络,人家做什么博客,人家做什么ISS,人家做所谓的博客你都做。实际上这些对这些跟进者,我们肯定是不再感兴趣,你肯定要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思维,也许这个东西需要时间证明,但是你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
李建光说:第二,我也觉得Web2.0从某种意义上讲,原来我们在讲Web2.0的时候,通常说的一句话叫做互联网没有技术门槛。实际上到Web2.0的时候技术方面的因素实际上对Web2.0的网站能不能迅速的变的流行起很大的作用。
李建光说:第三,我们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即使你拿到钱不管怎么样你作为一个公司,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赚钱,在你继续烧钱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长期的打算,绝对不能头脑过热。
李建光说: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如果我们会投一个Web2.0的公司,我们一定会在这三个方面做比较深入的考察和了解。
主持人说:刚才你说到技术方面,就是说在Web2.0这股浪潮里面会成为一个门槛,为什么呢?
李建光说:举一个例子来讲,类似于土豆网的博客,网民把自己的图片上传。另外一些浏览者要看,打开网页看。这个时候怎么样把上传变的效率高、速度快,在往外传播的时候怎么样使所谓的效果更好呢?更能节约宽带,这些东西表面上大家都可以做,但是能做的更细微,对消费者来说更容易使用,这里面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东西。
主持人说:还是接着刚才那个例子,像你刚才说的土豆网刚刚获得IDG的投资,以土豆网为例,为什么它们能获得你的青睐呢?有几个方面呢?
李建光说:第一,我们看一个团队。第二,我要看这个团队在哪一个领域里,这个领域本身有没有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看你是一个好的团队你也在好的一个领域里,你在这个领域是不是一个领先者或者是不是一个潜在的领先者。首先我们还是看好土豆网的创业者,当土豆网的博客从某种意义上在中国来讲是比较少的做博客的公司。
李建光说:我们觉得它各个方面做的比较好,我们也比较了几个类似博客的公司,我们觉得它某些方面、技术方面对我们说的用户友好方面有自己特别的地方。另外,刚才我也讲了这也是所谓Web2.0的一部分,也许这里面有博客很大的机会,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应该有机会,所以我们也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我们就投了这个公司。
主持人说:您觉得在Web2.0里面你觉得Web2.0市场规模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呢?前景你怎么看?
李建光说:因为现在没有一家Web2.0公司说我有什么清晰的商业广告,其他的都是不清楚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创造市场的行为。当你没在这个市场没有流行起来,没有被相当的人使用,你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大。
李建光说:所以我觉得,第一个是我们有信心,觉得将来有更广阔的天地。第二是不清楚,说实在的投的时候心里也很发毛,对前景不是很明朗,抱有不安的乐观。
主持人说:现在除了Web2.0很火之外,我们看国内的风险投资很火热,为什么国内的风险投资那么火热呢?
李建光说:首先是你说的很对,目前是风险投资非常热的,具体表现在大量的国外的风险投资资金融入中国。第二,国内的资金也跃跃欲试想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投资。我想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李建光说:第一,从大背景来讲中国经济在全球来讲是属于发展的地步,长期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第二,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们早期的可以说是老牌的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我们创造出一些很多成功的故事,比如说网易、Sohu.com、携程、Baidu.com,类似这些公司使国外的风险投资人看到在中国市场的的确确存在了大量的机会。所以,他们认为周围是一个值得他们投资和值得他们关注的市场。
李建光说:第三,正好赶上你刚才提的Web2.0,一个新的领域,引起新的热潮,所以一些新的投资者,包括我们老牌的投资者认为在这个领域有大量的机会这个是相对来说变的比较热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说:你感觉有压力了吗?
李建光说: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比如说由于过去市场上没有几家风险投资基金,我们成为很多投资项目追捧的对象,人家都来找我们,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很多的选择。现在变成了剧烈的竞争,钱和钱之间的竞争。我们感觉到最大的压力就是竞争,这种竞争的压力迫使我们第一个要更努力的工作。第二个是要以更快的速度冒着更大的风险做出尽快的决策。第三,由于资金的竞争某种意义上也把我们投资的成本提高了。这三个方面是造成我们压力的最主要的原因。
主持人说:如果说在不同的风险投资上这种竞争对象的追逐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Web2.0的泡沫呢?
李建光说:那肯定了,这个是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味道。真的,作为业界有的时候我们也不理解,明明看着很一般很不清楚的一些公司,总有人去投。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讲有两个方面:第一,投资人机遇投资公司。第二,有很多创业者认为这个领域容易投资,容易得到人的青睐,所以也到这个领域来做创业。
主持人说:一个题外话,现在有很多想创业的人,他们想获得风险投资,但是苦于没有这样一个渠道,您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来接触到这些项目的呢?
李建光说:过去可以这样讲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有项目的人找不到资金,有资金的人找不到项目。现在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了根本的改变,过去我们开玩笑说在街上走路,广告牌砸下来砸死十个人九个人是经理人,现在是砸死十个人九个人是风险投资人。在这方面有两方面的东西值得:
李建光说:第一,风险投资绝对不仅仅是钱。好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人给你提供的除了钱以外有很多的帮助,增值方面的帮助。另外一方面的人平庸的风险投资经验不足的人往往给你的是钱。所以我更愿意说潜在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实际上不是你怎么样去找钱,你是怎么样找给你提供帮助的钱。我们风险投资人从来没像这样到处宣传自己让他们知道我们。
主持人说:比如说像IDG的话,除了好的风险投资商以外,你说不仅仅给钱而且可以给很多帮助。比如说IDG它能给予创业团队项目什么样的帮助呢?
李建光说:我觉得有很多方面。第一,我们在市场时间比较长积累的经验比较多。一个项目即便我不投你,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和判断,可能对你选择一个新的东西去从新开始一个新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第一方面。如果我投了你由于我对整个市场环境的理解、行业的理解、人脉关系的资源丰富,所以,实际上我可以提供给你很多别人没法提供的帮助。
李建光说:比如说,我们帮助我们已经投资的公司,不断如果需要新的钱帮助融资,帮助他们寻找新的人才,帮助它引进一些很重要的所谓的战略伙伴,甚至最后帮助它海外上市,我们都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这种工作绝对不是说风险投资商有热情的帮助,更多的是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去帮助他们。
主持人说:有网友的提问,有一个网友问博客网站目前饱受置疑,感觉大部分的博客网站都是雷同的,看不到博客网站赢利的前景,但是他们都仍然梦想融资上市,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呢?
李建光说:我觉得我很同意这个网友的评论。很多博客网,博客应该是所谓Web2.0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从我的观点来看,的确博客网目前几乎看不到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型。在美国有一些网,我通过做某些博客选择某些企业或者公司、产品,所以我获得了一些收入或者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些企业因为在博客里大大口口相传所以从某种方面提升了我企业的形象,所以我愿意往博客里面投广告费类似是这样的。
李建光说:但是从这种所谓的广告的模式不足以使一个博客成为一个成功的或者我们叫做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所以,坦率的讲,我们现在很难讲即使中国最好的博客,它到底将来能走到哪儿我们真的不清楚。现在我们看中了博客,你既然是一个博客,我们关心的是你到底可以吸引多少人来创作这些所谓的博客,
李建光说:就是来真正的往上增加所谓的原创性的内容,这个是我们现在关心的。从长远讲,也许随着咨询、传播渠道的畅通,所谓的内容为王的时代真的来到了。所以,如果一个博客真的能吸引大量的,大量很难说到底多少,这样原创的内容过来,不断的更新。也许可以除了广告以外提供有意思的原创性的服务,通过内容之间的交流、交换、交易也许会创造一些新的所谓赢利的模式。
李建光说:这样可能将来我们想有可能说到一定的时候有机会真正的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模型,现在还为时太早。大家说现在的目的还是看哪一个博客把另外一个博客打死,哪一个博客在市场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主持人说:你是怎么看待myspace的模式,如果它进入中国,你觉得中国效仿它的网站还能活下去吗?
李建光说:myspace是一个挺好的模型和模式,但是它被并购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名气和流量,它被并购的价格类似的假如说放到Web1.0的公司里面,这样的价格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的。在美国那样一个市场标准相对来说比较比公正还要低一些的价格并购。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myspace被证明是大家喜欢的、有用的一个Web2.0的服务提供商。所以,我知道国内,我至少听过五家、十家的创业者给我讲他也要做myspace这样的模式,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李建光说:第一,我们这些创业者很多只是从表面上真正的理解它做什么样的人,即使想做的人都不清楚,只是一个表面、概念上的东西。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刚才讲了Web2.0的模型,实际上大家处在同样的摸索和创新的阶段。所以你盲目的抄袭别人的东西,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机会不是很大。
李建光说:也许有价值,但是有价格价值东西被10人、100人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不管是Web2.0、Web1.0有中国自己的东西。即使说我们把美国的模型照搬过来以后最后成为成功的公司。跟网易一样的公司在美国几乎找不到,携程可以说是怎么样呢?美国类似于旅游的网站不是靠电话来提供主要的服务,对不对?
李建光说:比如说其他的一些公司,恰恰在中国把劳动力便宜的特点也使用上去了。
李建光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的互联网进来了怕什么,而是你要了解创新环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去ebay跟Alibaba比跟今天的当当比,大家可以把结果看的非常清楚。甚至Google跟Baidu.com,Baidu.com可以当之无愧的在市场份额排在Google面前。不是说它来了我们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你有美国的模式,能不能把中国的模式结合起来,能不能有创新的东西。
主持人说:IDG现在它目前的投资方向怎么样呢?你现在主要关注的行业有哪些呢?
李建光说:IDG前前后后管理了八亿美金的基金,其中有三亿美金的钱已经投出去了。我刚才讲了主要投在所谓的传统的IT方面。所有的钱都是IDG提供的,规模是两亿多美金,主要是投资那些早期的、创始阶段公司。另外我们有一个成长基金,实际上是相对来投比较大的、成熟的项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战略上面有几个方面:
李建光说:第一,我们过去定义自己是创始阶段的投资者,现在我们投资的时间长,我们可以投相对规模比较大、成长阶段的公司,我们也可以单笔超过3000万美金,对一个项目的投资,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刚才我讲了,我们认识到Web2.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和领域,但是我们也有清醒的头脑认为,认为Web2.0有相当大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在扩大我们的投资领域。比如说我们在教育行业投了很多公司,比如说我们在芯片方面投了一些公司,比如说我们在娱乐、传媒方面投资一些公司,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的变化。
主持人说:你对于宽带和移动互联网前景呢?
李建光说:其实我们对互联网所有的信心都建立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提高,比如说所谓的3G移动宽带,总是认为路越好跑的车会越好。我们相信随着所谓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互联网的应用模式涌现出来。比如说韩国的所谓移动宽带发达的国家,实际上是说手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娱乐传播内容重要的渠道。
李建光说:包括宽带互联网,包括今天我们在做这样的访谈,没有宽带我们根本不可能视频来播出。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说任何的基础设施的改变都意味着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互联网方面的应用,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型,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
主持人说:网友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国外大企业通常通过收购小创业团队来达到创新的目的,这个特征在Web2.0的时代也很明显,但是在国内好像大家更愿意选择抄袭,你对这种现象感到顾虑吗?
李建光说:是这样的,从并购本身来讲其实在国外,不管是大公司的并购、小公司的并购,并购的目的和结果跟你原来想的相差很远,人家说并购以后成功的机会少与1/3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一些相似业务之间的并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一个结果不可抹杀就是把竞争对手去掉。
李建光说:就像我刚才讲的博客一样,目前的商业模式不是什么,而是你把别人的模式挤出主流,你在这个市场上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个时候你真的有无穷的钱可以把别人买了,成为一个巨无霸。所以回到网友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很正常,所谓的未来的Web2.0肯定存在着一个缩水和整合的过程,缩水是相当一部分会死掉,有相当一部分忍痛割爱。
李建光说:的的确确我们的互联网最早得成功者很多是靠抄袭别人而成功的,但是今天这样的机会不多了。所以我一再讲Web2.0是一个中国的Web2.0和国外的Web2.0处在同步的状态下。这个时候谁能成,不是说你抄别人快,而是你创新快才有机会。
主持人说:网友说,丁磊说那些东西Web2.0随时可以拿过来门户可以用,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
李建光说:我同意啊。我们总有一个很大的永远问自己的问题,假如说网易做这个事情怎么样?假如说新浪、Sohu.com、Tencent呢?如果做的话分分钟就可以做出来,因为它有钱,有人,有资源。很多事情也许网易评价它的产品线的时候,它可能认为那些东西目前来讲不是它应该做的,也不是它愿意做的。
李建光说:它更愿意做它认为借助它原有的资源和实力,更愿意做赚钱的东西。而不是凑热闹,我要成为中国博客的第一,我要成为中国BLOG的第一。大公司不做事情不是说它不能做,而是它做理智选择的时候,它不会选择这样做。
主持人说:有网友问,他说他也一个好的项目,能不能获得风险投资呢?
李建光说:他们也是一大堆钱,他们只会把他们管的一大堆钱5%拿出来投资到风险基金里面。对他来讲,他当然希望我们投资以后帮他们赚钱实现他的增值。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做好了准备一旦你失败了以后,风险我也可以承担得住。所以风险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就是要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我们不是每年追求5%,10%的回报,我们是要么成功,要么死。
李建光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投资可以支持像Web2.0前景不明确,但是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这个就是为什么风险投资行业存在的理由。所以,怎么讲呢?他说的是对的,因为只有我们才会支持这样的公司。当然,并不是说因为只靠我们这个行业就一定会有什么泡沫或者什么?但是Web2.0我说过了的确有泡沫。
主持人说:Web2.0在某种意义上有技术的门槛。有网友他跟你有类似的观点,他一致认为Web2.0需要技术更需要技术的应用,博客却没有体现,觉得网游更有代表性,只是觉得网游比博客要早,你怎么看呢?
李建光说:怎么讲呢?大家现在看到的博客都一样,只是提供类似这样一个工具,但是我相信这个工具可以做得更好,做的更吸引人。这个本身来讲也是你在市场上,在目前这个阶段跟别人不同的机会。所以,我倒不同意他说的,我认为网游有挺高的技术门槛,就是说一个游戏,网游做的好和坏,里面除了创意以外技术方面非常重要,因为我自己不玩游戏,所以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主持人说:您觉得在目前国内的投资环境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李建光说:其实我们已经讲了,剧烈的竞争导致投资人疲于奔命。从微观上有讲有很大的挑战。从宏观上来讲其实是幸福的事情,人家认为我们也需要投资人投资到我们的基金里,至少我们的投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好地方,愿意投到中国来,我们是挺幸福的,我们想筹集基金是很容易的,我们的投资人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条件。
主持人说:网友问,请你展望一下未来,你觉得Web3.0是什么样的呢?
李建光说:其实我很不喜欢Web2.0,就跟我们的软件一样是1.0版、2.0版。从本职来讲是分不开的,所谓的几代、几代是分不开的。所以每一个行业都是处在不断的进步,进步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你永远不可能在中间咔碴一刀分开,我是1.0你是2.0。我们非常有信心,互联网仍然是新事物,一个处在早期的新型事物,它的进步的潜力和速度是无穷的。
李建光说:所以未来到底怎么样?如果有Web3.0,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有Web3.0新的概念和新的高潮。但是,任何的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没有今天Web1.0的成功就不可能有今年Web2.0的火热,Web2.0如果在三年内还没有成长出一些代表性的公司,我相信Web3.0也不会来。
主持人说:网友问,他觉得VC很神秘呀?他想问一下你是怎么样进入到这个神秘的行业中的,是不是有高人指点?
李建光说:其实也不神秘。我个人来讲进入这个行业非常偶然,我毕业以后实际上我是在国家的社科院科研机构做科研,我中国出国读书,读完书以后我就不想再做所谓的研究工作,正好那个时候所谓国外的一些财务性的投资基金进入中国市场。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进入这个行业:
李建光说:第一,我也不知道这个行业,我进入的时候完全不懂,怎么投资完全不懂?第二,可能那个时候所谓的有了解中国,又有留学背景的人比较少,所以我当时加入英国的投资基金,就开始所谓的职业生涯。所以,很偶然完全不是计划的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李建光说:这当然不是一个必经的途径。从我的角度来讲只要是合法,只要你没有违反一些政府或者行业的管理规定,没办法人家就这样做,你有什么办法?但是我们讲,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说更多的是管理者和立法者的任务,既然这个东西是合法的可以做,又是一个捷径,为什么不做呢?所以我完全没有是非的评价。只是说真的可能人家是通过这种方法做起来的,那好啊!又没有违法,又做起来有什么不好呢?
主持人说:你从商业角度关注。
李建光说:对
主持人说:大学生提一个问题,他想辍学创业您觉得合适吗?
李建光说:美国有一些大富豪、大富翁是辍学创业的,但是我个人不赞成这样的事情。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清华的本科生在一年半以前找过我,说我不想念书了,我想做什么事情?我当时给他的忠告就是把书读完再说。
李建光说:今年的六月份他说我七月份我就毕业了,他说我原来给你说我想做的什么事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就投了他。大学阶段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挺重要的过程。所以,也许你再读两年大学对你创业的财智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建光说:但是可能别的地方,比如说情商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很多人有很高的智商,有很高的做创造利润的能力。但是真是恰恰缺乏好的情商跟大家沟通合作的这种东西。长期以来,也许你可以暂时取得一定得成功,但是长期以来你要成为大家尊重的可以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家,我觉得你需要综合方面的能力。
李建光说:所以,读完大学是挺重要的事。
主持人说:有网友问他也问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他说作为一名VC生活是不是跟普通人很不一样,你手里有这么多钱会不会觉得很危险呢?
李建光说:很坦率的讲,从工作的角度来讲,作为风险投资家是不错的工作,表现在哪里呢?因为你是在买方市场,你是买企业,投资也是一个买的过程,买的人总比卖的人地位好一点,所以你正常的感觉不错了总是有人求你或者是巴结你,希望你给他投资,从感觉上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李建光说:报酬也可以了,做这个行业因为它有好的机制,如果你能为你的投资人赚到钱你也分享其中的,比如说每一个VC你替人家赚多少钱人家有比例分给我们管理人,从这个角度讲也很不错。但是有一个观点是我们绝对比不上那些创业者,我们经常跟人说,数一数我们上市的公司,我们可以培养出几十甚至上百个亿万富翁。比一比网易的丁磊,当时给他投资的人,丁磊的成功跟我们这些人是没法比的。所以我还是建议那些真正有信念、有信心、闯劲的人应该成为企业家,成为创业者。
李建光说:第二,有了那些钱我们管理几十亿、几亿美金,那些人从来不会经过我的手,所以抢我也没有用。
主持人说:时间也快接近尾声了,请李先生跟我们的网友说几句话吧!
李建光说:总的感觉是非常高兴来这里做访谈,我也特别感动很多网友提的问题,至少这个行业大家比较关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作为投资人希望大家都有这种创业的精神和创业的冲动,有创业的想法,我来这里很大的想法是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和希望你们首先来找我们IDG。另外,作为IDG来讲,我们永远称我们自己是站在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了,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如果跟我们合作可能你成功的机会比别人合作成功的机会稍微大一点。
主持人说:谢谢李先生参与到我们首期VC访谈活动中,希望广大网友继续关注下一场的首席VC访谈,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余春瑜,谢谢李先生,谢谢各位网友!
李建光说: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