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眼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日常电子产品大部分使用的存储卡都是SD格式。但临近年末数码产品的旺销季节,记者上周却从北京各大电子产品卖场公布的报价上发现,主流产品1G容量的SD卡价格已经由10月初的160元左右降到了上周的110元左右,部分品牌已经降到了100元以下,在这次销售旺季逆势降价行动中,几乎包括了金士顿(Kingston)、威刚(A-data)、创见(Tran-scend)、胜创(Kingmax)等美国和台湾地区的主要品牌。在随后的调查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降价和有关SD卡在内地抛货的传言有关。
【记者调查】
SD卡成众矢之的
据相关人士透露,问题的由来始于11月中旬,南方某财经媒体首次报道“千万问题SD卡抛货中国内地市场”,文中提及由于上游制造商芯片组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金士顿等一批品牌可能有“问题SD卡”产品流入市场(主要问题是消费者在使用2-3个月以后,会出现卡内数据突然丢失并且不可恢复的严重问题)。随后又有媒体揭出金士顿的主要竞争对手Sandisk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70%为假货。而这一段时间以来,关于SD卡的报道内容大部分涉及质量和假货问题。在各个IT行业门户网站上,各个SD卡品牌的样品被拆解得五花八门,通过图文配合的解说,说明其存在的质量问题。
转产引发兼容问题
据该位业内人士透露,其实问题最早发生在台湾地区。台湾的相关行业权威媒体爆出,“因为整个NAND型闪存产业由SLC制程转换至MLC,挑战度属于高标,对控制芯片业者而言,无疑是相当严峻的考验!这次有多家控制芯片业者在MLC芯片支持度上,都出现有兼容性问题,根据下游记忆卡和随身碟客户反映,目前仅有群联和亮发的产品在MLC芯片支持度上最为稳定,其他的控制芯片业者多少都会遇到类似难题。”而据有关人士介绍,台湾一共有四家主力控制芯片供应商,分别是慧荣(SMI)、擎泰(Skymedi)、群联(Phison)和亮发(Incomm)。
与此同时来自台湾的另外一条消息更引起了大家的不安,“由控制芯片引发的质量事件,在欧美市场已经引发了大范围的退货求偿风潮,为了转嫁风险和快速抛售大量有质量问题的SD存储卡库存,亚洲市场(主要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成了主要的抛货对象,抛货数量达千万片之巨。”
问题卡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此次风波,台湾最大的SD卡控制芯片制造商慧荣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某财经媒体访问时曾表示:“亦曾听闻有存储卡公司在量产前的测试中发现了问题,而且的确有一批不兼容的控制芯片流到市场上,但是数量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仅有几十万片。”他解释道:“这批产品采用的是COB工艺芯片,一旦打过之后就无法更改。”如果全部报废,那么SD存储卡厂商可能难以承担这笔费用。这意味着大量问题SD卡抛入内地市场不是空穴来风。
【厂商说法】
品牌厂商急于撇清
对于内地成为“问题SD卡”垃圾场的说法,各大SD卡品牌随后发表辟谣声明,表示自己与“问题SD卡”事件没有关系。
金士顿发表声明称:金士顿SD闪存卡产品的组件均是一级芯片,其供应商之一正是SD协会创立者之一,技术实力雄厚的东芝(Toshiba),至今未曾采用台湾慧荣科技的产品。金士顿和上游芯片厂商一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使用哪一种芯片,金士顿的闪存产品都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在工厂通过严格的制造、测试、品质控管等环节生产出的高品质产品,绝不会以次充好,做出自毁品牌形象、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